几息后,姜莹才从方才浑身发冷的状态中缓过神来。

她用力掐了掐指尖,逼迫自己尽快清醒,细声问道:“那你可听清楚,他们要把我送到哪处庄子上?”

“太太说,要将您送到东郊青阳山附近的庄子。”

“我知道了,”姜莹后背被冷汗浸湿,直起身子,“书香,今日夜里,你再帮我做件事。”

“但凭夫人吩咐。”

天刚刚擦黑,姜莹就借口乏困上床休息,屏退了在屋里伺候的婢女。

婢女们乐得休息,趁他们不注意,姜莹披上宽大的黑斗篷,悄悄离开房间,走僻静的小径来到国公府角门。

书香已经打点好了守门的下人,打开门扇迎姜莹出去,“夫人,马车停在远处,我们须得走路过去。”

“嗯。”

两人匆匆走到无人的胡同口,坐上提前准备好的马车,朝着正阳坊而去。

此时已经快到宵禁时间,天色昏暝,街上行人寥寥。

一路上,姜莹绷直了后背,手脚发凉,一句话也没有说。

马车停下,传来一声:“到了。”

姜莹撩开车帘看了眼,吩咐车夫将马车停在不起眼的角落,这才拢了拢身上的斗篷,确认将浑身上下都遮住,才走下马车,一步步朝着不远处的高门大宅走去。

朱漆大门紧闭,坐镇两旁的狻猊威严肃穆。匾额以金漆上书“沈府”二字,题字笔舞龙蛇,透着掩不住的锋利和锐意。

姜莹一眼便认出,这是沈右安亲手题的字。

她低下头,提起裙摆快速走上石阶,扣响门环。

门房将大门打开一条缝,“什么人?”

姜莹摘下黑色兜帽,露出一张姣丽的清水芙蓉面,几根柔顺的青丝垂落在颊边,平添几分温婉。

“我是你们家大人的故交,有急事相求,劳烦两位大哥帮忙通报。”姜莹拿出备好的银锭递了过去。

两个门房却不肯收,“你找我们家大人有何事?”

“这……需要面见你家大人才可说得,”看出他们的怀疑,姜莹连忙道:“我是永安县莲花村的人,与你家大人从前便相识。”

沈右安出身寒门,在朝中并非什么秘密,但他具体出自哪个地方,不是相熟的人绝对不会知晓。

听面前的女子报出永安县,门房稍稍打消了怀疑,“我们家大人出差办事,你过几日再来吧。”

说完便准备关上大门。

姜莹神情微变,连忙以手抵住门,语气略急:“沈大人去了何处?何时才能回来?”

若是她被赶去庄子,沈右安还没回来,那可怎么办?

“这个我们哪儿知道,估摸着要十天半个月吧。”

面前的朱漆大门缓缓关上,天边最后一丝光亮也沉入地底。

姜莹低垂着头,戴上了黑色兜帽,失魂落魄地走下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