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羊皮换瓜 初云秀儿 2209 字 3个月前

刚听这,平头百姓们面面相觑,啥也不敢说,但夜里一过,厄法寺的“集议箱”就满了。

谭某人则趁机利用和厄法寺住持的不正当关系,获得了提前拆箱权,并夹带私货,把自己想要的东西,伪装成民意塞了进去。

为了伪装的像,谭玉书左右手互换写了好几种笔体,看的池砾异常无语。

“你都和皇帝串通好了,还要费这工夫干吗?”

“以防万一,作弊做的像点!池兄,借你手用一下,给我按个红印。”

说完未经过池砾同意,抓着他的手,十个指头挨个按了一遍。

池砾低头看看红彤彤的五个指头,上去就抓了谭玉书一脸。

谭玉书:……

池兄,别闹!耽误他办正事!

总之,万民请愿书,就这么搞出来了。

原本这个消息是光明正大的刊登在报纸上的,但任满朝文武脑子转八个弯,也想不到嘉明帝打这个主意啊!

就这样,新法顺利的敲定下来,厄法寺的书斋,动作迅速的把新法印下来上架发行,科举有的时候会考律法,所以书籍销量异常火爆,这届举子也算见证历史了。

《厄法寺周报》还占用了整个娱乐版面,刊登大雍律新修条例。

原本《厄法寺周报》的销量主要靠娱乐版面,但现在全部换成律法内容后,卖的居然更火了!

毕竟这种开天辟地的大事,谁不震动。

老天爷,陛下还真的听纳他们的建议了,这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圣明之君啊!

新法内容,也随着报纸爆炸式的销量,口口相传,越传越广。

在古代,上层统治者对下层实行愚民政策,神化皇权,普通百姓对皇帝的崇拜,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

所以他们才不会有什么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想法,只要是皇上说的,就是圣旨!

某些腐儒就算有意见,与数量庞大的百姓相比,声量也微不足道。

而且这个新法修订的很多条例,恰恰是百姓迫切需要的,就拿那几条“胭脂堆里”的条例来说——

雍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刑不上士大夫,所以整个社会从上到下的风气都很宽容。

又鼓励经商,商品经济发展的很快,连带着各种科技水平进步的也飞快,让更多的人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去,不单纯依靠体力劳动的就业机会,也越来越多。

所以越来越多的女子也能赚钱养家,池母当初当街开店之所以没人奇怪,就是因为这在雍朝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很多妇人靠一门出众的手艺,赚的比男人都多。

任何时候都是谁赚钱谁是老大,然而很多女人即使赚着最多的钱,也要受着男尊女卑的律法教条束缚,这让人如何咽下这口气?而对于独女家庭来说,被人吃绝户,又哪里是那么好受的。

社会上这种矛盾早就愈演愈烈,既得利益者对此视而不见,饱受其苦者却早已忍无可忍。

于是这几条新法一出来后,出乎那些腐儒预料,居然是一片赞声。

京中有一“神绣娘子”,靠着一手出神入化的绣技赚下万贯家资,却不得不供养着喜欢吃喝嫖赌的夫君,还每每被醉酒的夫君打的遍体鳞伤。

这一日,再不堪受辱的她,在茶壶里下了砒、霜,准备和那个畜生同归于尽!却不承想听到了新法的消息。

神绣娘子几乎立刻将茶水掩埋掉,抢过一张报纸反复观看,喜极而泣。

她的丈夫赌博,触犯国法,此不赦之罪一也,殴打妻子,此不赦之罪二也,罪犯七不赦,她这就要告官,休夫!

不是被下堂,也不是被放妻,而是休夫!

为了不把群臣逼的太过,第一次修法的幅度其实并不大,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在民间,还是掀起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