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朱元璋亲自挖甘薯

云奇举着镜子,努力的憋着脸上的表情,轻轻对着朱标说道。

“泥巴?”

听罢,朱标直接一惊。

连忙将脸凑在镜子面前,顿时一怔。只见镜中,他的脸旁上,不知何时,被人抹上几手泥巴。

随即,朱标眼中闪过一丝尴尬之色,便是连忙在脸上,擦拭了起来。

擦拭好之后,再次偷偷抬头,看了一眼朱元璋。

却是没想到,朱元璋与殿内的所有大臣,都正在一脸好奇的看着自己。

这下,朱标神色更是尴尬之色,

“殿下,嘿嘿……”

还是汤和与李善长等人,脸皮最厚。看到朱标发现他们几人后,连忙收回目光,装作什么事情,都没发生。

反倒是朱元璋,仍是满脸好奇的看着朱标,道:“标儿,你这是在田地中,干什么去了?”

“回父皇,儿臣在场外田地中,挖了两窝甘薯!”

听到朱元璋的问话,朱标这才想起,自己急匆匆进宫的目的,连忙满脸喜色的回道。

“挖了两窝甘薯?”

朱元璋一愣。

下方的一众大臣们,也都是呆呆的看向朱标。显然,是没理解,挖了两窝甘薯,到底是什么意思。

见此,朱标也是直接一怔,不过很快便是反应了过来。

转头,对着门外大喊道:“万喜,将那两株甘薯,带进来!”

听罢,朱元璋与一众大臣,都连忙伸长脖子,往殿外看去。

很快,便是看到,万喜满脸喜色,双手捧着一个木质托盘,托盘上摆放着两株他们从未见过的植物与果实!

等到万喜走到近前之后,汤和紧紧盯着万喜手上的甘薯,回忆起什么,两眼不由大瞪,一脸惊诧。

“甘薯?”

“殿下,这可是城外良田中,种植的甘薯?”

说完,便是紧紧的看向朱标,满脸期待。

“汤大人慧眼,此物正是城外田地中,种植的甘薯。”

朱标点了点头,便是看向朱元璋。

“而且,这些甘薯,还都是我在田地中,种植的那些甘薯中挖出来的。”

“本宫亲手挖的!”

“太子田地中,种植的甘薯?”

听罢,李善长与杨思义等人,都不由满脸惊诧的看向万喜手中的甘薯。

“标儿,你可是说,这些甘薯,都是你那块地中,挖出来的甘薯?”

这会,朱元璋也急忙从上方起身,走了下来。

瞪着一双大眼睛,紧紧盯着万喜手上的甘薯,最后直接忍不住,伸手拿了起来。

“回父皇,正是儿臣田地中,种植的那些甘薯!”

朱标连忙回道。

“这么一株,结出来的甘薯,都已经有一斤重了吧!”

朱元璋拿起一株甘薯,放在手上,仔细的掂量了一会,一脸惊喜。

“回父皇,儿臣已经称过,这株甘薯上结的甘薯,加起来已经有一斤二两重了!”

朱标回道。

“一斤二两!”

听罢,朱元璋脸色惊憾神色,更是明显。

“一斤二两?”“一株甘薯,便能产出一斤二两果实?”

李善长与汤和几人,都是满脸惊喜,还有浓浓的震撼。

要知道,一簇小麦,都产不出一斤二两的麦子。

而这甘薯,仅仅只是一株,便能结出一斤二两的甘薯。

这产量,完全是小麦的两倍还要多。

朱标继续道:“父皇,小真人说,这些甘薯,现在都还没成熟。等到再长一个多月的时间,应该才会真正常熟。而且,接下来的那一个多月,要是老天爷能风调雨顺,雨水充沛的话,这些甘薯,还能再长大两三倍呢!”

“什么,这些都还未常熟?”

这下,朱元璋与李善长等人,脸色更是震撼。

“要是这么说的话,子安所说的甘薯一亩可产十二石,也并不是虚言!”朱元璋低声喃喃道。

“皇上,要是真如太子殿下所言那样,小真人此前所说言语,还都有些说小。要是风调雨顺,一幕甘薯可产十五石都绰绰有余!”

户部尚书杨思义,满脸兴奋道。

“标儿,你田地中,所种植的那些甘薯,在这场旱灾之下,都存活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