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掌柜收入

朱元璋不禁看了一眼朱子安,“好家伙,还真比你一个偏将的饷银高了不少。”

杨载德这个偏将,并不是大明建立之后的武将官职。而是在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军中作战之时的军中的武将。

那个时候,杨载德一个月的饷银,也才五两银,虽然作战时候,也可以捞点。但是,朱元璋对于军队管理特别严格,军中将领也都不会捞太多。

再加上一些作战赏赐,杨载德这个偏将,一年最多有个一百两银两,便已经是十分富有。

没想到,现在伤残之后,做一个商铺的掌柜,一年下来,便可以赚一百二十两银子。

至于杨载德嘴中的万两抽一两,朱元璋并没放在心上。这么大一个商铺,一年才能卖多少物件!

不过,看到这商铺中,一会便可以看到有一块玻璃镜,被人们带走,朱元璋便还是有些好奇的问道。

“今天刚开张,生意怎么样?”

“回老爷的话,十分的好!”

说起这个,杨载德这位哪怕是攻下一座城池都不会有多激动的汉子,竟然满脸激动。

“从早上卯时三刻开门,到现在,已经卖掉五十个大玻璃镜,一百六十个小玻璃镜,至于余下的那些蔬菜,家庭用具之类的物件,更是数不胜数……”

“如此之多?”

朱元璋脸色大变,紧紧盯着杨载德,继续问道:“一个大玻璃镜多少钱?”

“朱老爷,一个大玻璃镜一百两银子!”杨载德回道。

“一百两?”

朱元璋脸色一怔,思索片刻,继续问道:“那小玻璃镜一个多少钱?”

“回老爷,稍大一些的八贯钱,次一点的五贯钱,最小的三贯钱!”杨载德回道。

一贯也是一两银子,而一贯钱则是一千文铜钱!

在这个时代,通用的只是铜钱。至于银子,只有真正大富大贵人家,才能用的起。

大玻璃镜只有那些真正权贵才能买得起,朱子安便是用银子标价。

而小玻璃镜,很多人士绅都可以买得起,便用的铜钱标价。

“如此说来,今天一天,已经赚了五千多两银子?”

朱元璋瞪大眼睛,紧紧地盯着朱子安。

“这个应该差不多吧!”朱子安道。

“哈哈,朱老爷,您还没算税与成本呢?”

这时候,早就被这边的动静,吸引过来的李善长,在心中暗自计算了一番,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