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山盟

骨刺 丁律律 3575 字 3个月前

山城的夜晚富丽堂皇。

建筑像一座座天上宫殿,山重楼叠,华灯璀璨。

自秦朝丞相张仪建立巴郡以来,山城建城已有两年多年历史,此后经历多代发展,才成如今模样。

白天,两江江水滔滔不息,人车奔流在跨江大桥之上;到了夜晚,这些跨江大桥成了一座座景点,灯光点缀着桥体,像飞跃的彩带连接主城与南岸。

在山城行车很容易迷路,不说那有去无回的单行道,光那些麻花一样的立交桥,外地人看着都直呼眼花。

每到夜晚,江两岸热闹纷繁,车流人流水泄不通。

有靠近主流景点的大桥直接被禁止车辆通行,为了游客的体验感,山城人民痛并快乐着。

车子开开停停,好像不知道要去哪里,偶尔从窗内看外头景象,仿佛全世界都与自己无关。

手指在方向盘扣紧又放松,文澜经历多番挣扎,终于确定了路线。

她被堵在旅游热闹区,干脆就在这里找停车场下车。

虽然做了这个主意,但等找到停车场,她人再走出来时,时间门已经过去一个小时。

山城多山,爬坡上坎常见,海市虽然也是山城,但和真正的山城比起来,还是不够看。

文澜的车子停在一家商场地下,出来后仰望上方,是长长的石阶,穿着时髦的男男女女上行或下行,摩肩擦踵。

她往上走,周身都被热闹包裹,终于到了上方,举目望去,竟然还是一楼。

她被陷在这种地形的神奇中,心头略麻,然后拿出手机,在旁边纪念品店的灯光照耀下,给那个人发去消息。

人就是这么奇怪,哪怕受伤再深,当得知自己有再联系他的能力时,心头还是高兴,甚至期待。

她先发去定位,告诉他自己的位置,然后说了一句:我在这里等你。

已经很久很久没联系,从利川那晚闹得颜面尽失开始,她就没再主动联系过他。

虽然在利川之前,她联系他也很少,都是通过别人听说,或者自己像田螺姑娘一样悄悄去帮他做事,两人直接的面对面,除了工作室开业那天,就是两次医院的探望,加在三峡那两天了。

如果多一点时间门相处,结局是不是就不一样?

所以文澜邀请他过来……

一开始自信,后来又怕他不同意,加了一句:我还没好好游过山城。

这一句算给自己一个台阶,态度轻软一点,而不是以命令的语气让他过来,男人都好面子,而且他有修养,拒绝的概率可能低一点……

当这么千辛万苦算着时,文澜已经越发看透自己的卑微与小心翼翼,不过当发完消息,抬眸望向前方繁华时,她眸底掀起一涟漪,这么美的景色,他会来吧……

所谓期待越大,失望越深。

发出去半个小时,他没有回应。

文澜在原地像是赌气一样等了半小时,按照以前,她的消息他一定是第一时间门回复,说不难过是假的,不过文澜已经千疮百孔不在乎再来几个洞。

景色繁华,她全部注意力却在手机屏幕上,也好似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文澜开始轻叹一声,接着挪动脚步,往前方走。

随着人流走。

这种高温游山城的人不在少数,大家把大桥挤得水泄不通,交警开始限行加维持秩序。

黄色灯光点缀着江边吊脚楼,这种山城特色建筑在如今成了著名旅游名片,不再是以前的竹竿和木头而是混凝土制成,十一层楼高,吊脚楼和仿古商业街形式,层层叠叠。

在手机镜头中,这种建筑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不时跑入镜头的还有在夜景下直播的年轻主播,文澜顺着人流往大桥那头走,偶尔回身拍后方的盛况。

拍完后,选几张发给他。

聊天界面上,只有她一个人的消息。

不在乎,继续发。

除了图片,还有文字,告诉他这里发生了什么,问他来过这里没有,说她遇到交通堵塞,而且不能回头,得走到桥那头去……

“这桥好长。”不知走了多久,在拥挤人流和高热气温下,文澜有些撑不住,发了第一条语音,有点吐槽意思,又很无奈。

任谁这大热天在跨江大桥上走个来回都够呛。

而文澜才只是往那头走,桥上人多,交警不允许他们逆行,所以只能硬着头皮走到那头,再返回。

“我莫名其妙就被游客挤到这座桥了。”第一条发出后,第二条就很自然。

身边人都在热闹,有抱怨气温的,有感叹路长,更多的是拍照,她行只单影,抱着手机过日子。

到中途,文澜实在撑不住,在挑担卖水的小贩那里买了一瓶矿泉水,还有阿姨在卖扇子的,很多受苦受难的小朋友围在那里,挑选有各种动画图案的扇面。

文澜选了一把古风扇子,带着流苏。

她将扇子拿在手中,拍了一张照片给他。

镜头中扇子占主要,其他的就是她握着扇柄的手腕,那手腕纤细、雪白,拇指指甲莹润,一切都和扇面韵味吻合。

他仍然没有动静。

文澜就当他失败了,是他在退缩,在胆小鬼,她什么都不怕。

什么脸面,自尊,胆怯,都不关她的事。她大大方方,真心和他分享这一切。

好不容易过了大桥,江南岸的热闹不如那头,有一个地铁出站口。

灯光也暗一些,有下行的单行道奔驰着车辆。

文澜下了桥,不知道去哪里,看到其他游人调头往回走,她也跟着。

跟到一小半就好像走失。

她在地铁出站口,找了一根柱子靠着。

不比主城的热闹,南岸是真正的生活区,有林立的大楼和各个必不可少的场所、银行邮政之类。

她精疲力竭,靠了一会儿,看到两个挑担的中年男人,她走过去。

灯光昏黄,照着那两只盖着盖儿的木桶。

“美女,吃凉虾吗?山城特色!”

“五块钱一碗,来一份吧!”两位老板四十多岁,不像常见的那些小贩满脸操劳,这两人体格健壮,皮白声音亮,一副对生意不太精明,但满心热忱的模样。

文澜点点头,“好的……”

音落,才发现嗓子干哑,这座跨江大桥是山城著名大桥,长度可观,一趟走过来,她明显吃不消,何况晚上基本没吃,又热又累,连嗓子都罢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