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庶子(03)

家有炮灰[快穿] 传山 3285 字 3个月前

下午,赵五一行回到庄子上。

青川在书房中看完信件,是大哥给文家人带回临州给他的,其中有一页全是关心他与祖母的。

还说因为周围附近大旱世道太乱,原本应该调职的父亲大人齐知府也因为皇帝的做生不作熟的理由,留他再在任上一届。

也让他们注意安全,最好是在城里别出去。

青川看完书信,立即回了一封,是托从宿州回临州的文家人带回来的信件,可现在他只能派人亲自送过去。普通人肯定不行,今天下午,就让几位傀儡来报道,还有何晶,董芳群,罗佳佳三位傀儡。罗佳佳跟着老太太,董芳群在厨房做事,何晶在宅子里制药,做女大夫。

派谁去宿州,想了想,还是派赵五他爹与傀儡魏明忠去。

第二天一早,用早膳时,青川把信件给老太太瞧,谁知道老太太看完说,“不回城,就住在庄子上。”现在老太太的身体被青川调理的很好,活个一百岁都没有问题。

庄子上凉快,比城里的宅子不知道凉爽多少。老太太晚上睡觉还得盖薄被子。不然会冻醒。

“奶奶,我也是如此想的。”青川咧开嘴乐呵呵的说道。用完早膳,他回书房看书。

外面热的很,老太太今儿也没有出去,就在宅子里,几十亩的大宅子,大院子套小院子,每个院子之间都隔着小花园,或者亭台楼阁水榭。庄子上比城里的宅子还舒服。

老太太现在住的舒服,哪儿都不乐意去。

祖孙俩在庄子上惬意的度过了三年的干旱,毕竟临州府有雨水只是多与少的问题。这边收留了不少的流民,青川也买了不少的下人,还给上京那边送去一部分。

已经是举人的青川,在穿越来的第五年的年头,春暖花开时,与祖母整装待发去往上京。祖母的亲兄长们就在上京。

青川要去上京读书,为三年后的春闱做准备。

一路上很顺畅,平安抵达上京。

...........

人才济济的京城,靠在鲜果挣钱的齐青川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婚事定了下来,是大姐悄悄调查帮忙找的。京中国子监祭酒的嫡次女:唐蓉。

婚事定下来,青川被未来岳父叮嘱要要专心的读书。

时不时的还要考校他。

日子平静恬淡,齐知府也在此时高升进京,品级也升了升,特别是在干旱的几年,齐知府表现极好,调职进了六部的吏部左侍郎,正三品。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刚进京的齐知府一家住在青川的家里。齐父正在劝老母与他一起搬去他的府中住。可是性子已经彻底放飞的老太太被亲儿子叨叨的烦了起来,直接甩脸子说,“不去,小川年后大婚,我得给小川坐镇。你那边人多孩子多,我不乐意应付,以后就跟着小川。没事时我还能去庄子上住一段时间,你也操心,别怕那些流言蜚语。”

齐大人一脸的无奈,看着老四想让他帮自己说几句,可是一直撇头看向窗外的青川压根儿不接茬。给了齐父一个侧脸杀。

老太太看着儿子那样,赶紧说,“别看小川,小川不会帮你劝,余生我就跟着小川。对外就说,我不放心小川一个人生活,要与他住一起看着些。”

齐太太是不乐意婆婆跟着自己一家人住的,现在的情况她是最满意的。

婆婆对于儿媳妇就是一座大山般,即便不管事也是一座大山,压在心头依然难受。

齐大人回京半年,如今与九皇子已经成功勾搭上的齐青朗与齐玉敏得意的不行。兄妹俩正与九皇子打的火热。

已经是春暖花开,青川大婚后一个月。今天,一早,青川家里就开始忙活着,青川带新婚妻子与祖母出去踏青,准备的那叫一个齐全。后面专门用了一辆马车装踏青携带的物资。

府门口,青川站立着,扶着祖母先上车,妻子唐蓉也在一侧扶着祖母。她嫁进来前就知道了以后要与夫君的祖母一起生活。也知道如此对夫君是最好的,这样那位把府夫君过继出来的亲公公就不会不管夫君。

这不只是唐蓉如此认为,就是唐家人还有外面的人都是如此认为。唯一心中更明白的只有齐家人。都知道老四压根儿不需要齐侍郎扶持。至少人家不缺钱,还有现在也是举人,学问也不错,去参加春闱不说前三甲,但正常中个进士是没有问题的。

上了马车,浩浩荡荡五辆马车出城,城外的白杨河两岸,是春季踏青最好的出处,像是一个古代的公园。河两岸绿草萋萋,杨柳依依,大片的自然生长的绿色草坪。草坪一侧是河,一侧是官道。很是方便。

青川让人驾驶着马车先去不远处的大姐家,接上大外甥一起出去踏青,车子行驶了会儿,就到了大姐府上的门口,大姐挺着肚子已经等待在府门口。身边站着已经七岁的君浩小朋友,他现在最喜欢的人就是四舅舅,疼他关心他,还有对待他不像是长辈对待晚辈,怎么都是我是为你好,更多的是,像是关系极好的朋友,别看他才七岁,可是比后世七岁的孩子成熟多了。

更加的懂事。

小君浩身后背着四舅舅送的真皮双肩包,板板正正,里面装的是他的个人物品。小家伙一直乐呵着,高兴的很,远远见到四舅舅家的马车,早早的开始挥手。

小家伙还高兴的蹦哒着,用力的挥手。

马车在母子俩前面停下,青川下来,与齐玉梦打招呼,“大姐,小浩浩。”

君浩主动牵起四舅舅的大手,扬起小脸欢喜的咧开嘴笑着。齐玉梦看着儿子那个样,也是醉了。摸摸肚子说道,“四弟,麻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