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民国(03)

家有炮灰[快穿] 传山 3259 字 3个月前

几个月的相处,青峰青梅也感受到大哥与往日的不同。对他们不像是以前那样不耐烦,对他们比以往多了很多的耐心,说话也不再是如以前那样的生硬。

也感受到大哥的关心体贴,还有如今的好日子都是因为大哥,因为大哥有个好师父好师娘。

两个小的,几个月的时间,性子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逐渐变的开朗,活泼。对大哥也更加的依赖。

“哥,我会的,以后等师父师娘老了,我一定好好孝顺师父师娘。”青峰保证道。

小小的青梅也赶紧举起手来,保证的说道,“我也是我也是,我也会孝敬师父师娘。”

“好,大哥知道了,我的弟弟妹妹都是好孩子,大哥相信你们。”一脸的笑容,带着一丝欣慰。

兄妹三人今晚睡在青峰这边的院子,中间的院子是青梅的院子,两边则是兄弟俩的,中间的院子现在一直是陈飞与警幻居住的。

第一天安装一台,第二天安装了两台,金家的那一台是五兄弟自己安装的,陈飞全程跟在身边指挥。让隔壁五兄弟跟着学习了两天,陈飞布置下阵法,一个大阵法包含住了隔壁的五兄弟的五套院子。三兄妹的三套院子,还额外有小阵法,几个阵法套叠在一起。

夜晚,陈飞与金不换还有五兄弟说了半个时辰的悄悄话,然后带着他们六人出去了半夜,一直到很晚才回来。回来的时候,金不换回到家里,一晚上没有睡着,实在是太神奇了。辗转难眠,手中捏住一枚玉佩,一直到天亮才眯上眼睡觉。

有了高人的安排,金老爷子的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回落,安定了不少。

几日后,两辆牛车载着十人去到了城里,在安城坐上了去往省城平城的火车,两地相隔一百多里路,不算很远。

两个成年人带着几个半大的孩子,还有几个小的,一行浩浩荡荡的上了火车。金不换在下面车窗边叮嘱自己家的五个孙子,几个孩子第一次出门,对外面既向往又害怕,还有点担忧,也舍不得家人。一个孩子一个大包裹。

几个孩子在车窗边,挤着脑袋,依依不舍的与爷爷与亲爹(大爷)话别,叽叽喳喳的。

早上的火车,现在的火车速度慢,两个小时抵达了平城,几个孩子小的跟着师父师娘走在他们后面。几个半大的孩子走在弟弟妹妹的身后,一行人浩浩荡荡的下车,青川走在金一帆的身后,东张西望的瞧了瞧。此时的火车站还是很简陋。

安城一座小城能有火车站是因为在在帝都线上。

平城抵达以后,青川与陈飞在一家不错的客栈开好房间,先安顿下来。让师父还有表兄弟们与师父师娘在客栈,他带着弟弟妹妹带着礼物,雇了一辆牛车去往郊区的两个姑姑家中。

一路上,青川坐在车把式的身边,观望着周边的路线。

出了城走了十多里路,就是姑姑们所在的村落:烽火村。山上有座古老的烽火台,以此为名。

烽火村是个杂姓居多,一个姓的大姓就是孟家。这是一个大村,足足有一百多户人家,人口有七,八百人。大半的人家都没有分家,一家户口有十几二十人,有的人家人丁不兴旺,就两三口人,四五人,但一半数的是折中,七八人。人口多的是儿子都成亲了,还生了孩子的。

一辆牛车进村,村里差不多是居住在一起,进了生人,还是蛮打眼的,青川一行人进来。在村口就遇到了姑父的堂兄弟孟九。青川与父亲来过几次烽火村,自是认识两位姑父的亲堂兄弟孟九,跟着表弟表妹们一直称呼孟九为九叔。

见到孟九,他忙打招呼,“孟九叔。”

拎着锄头的孟九叔,停下脚步,看向青川,还顺带的扫一眼牛车上的青峰青梅,还有被盖的严实的一堆不知名的东西。也回答道,“川子,你是来看你二姑三姑的?”

“嗯,我带着弟弟妹妹们来认认门。”

“应该的,你家现在就你来过这边,是该带着他们来认认们。你二姑父三姑父都在地里,我现在去帮你喊他们回来,你二姑三姑在家里,你们先去家里。”

“好,麻烦孟九叔了。”

孟九是个憨实的汉子,憨憨的笑道,“谢啥,都是自己家人。”

孟九转身朝来时的路走,转身回去喊人。

青川摇摇晃晃的去往姑姑家中,那边孟九拎着锄头去到地里,离孟大山(二姑父)孟大林(三姑父)一家的地头还有段距离的地方,就开始喊,“大哥,三哥,你们快回来,家里来客了。”

在地里做事的一共有四兄弟,还有孟大山的亲爹,也在地里。

听到熟悉的嗓门,都直起腰抬起头看向孟九。

“走吧,家里来客,都回去,反正也中华,回去休息休息。”老爷子发话了,四个儿子也拎起锄头回家。

孟九还等在不远处。

青川一行已经抵达了姑姑家里,两个姑姑都在家里做事,见到三兄妹,姐俩的眼泪哗啦掉落。另外在家的孟家两位妯娌看到家里一下子来了三个小的,瞬间不高兴了。

隔的远,这么远来肯定得留家里吃饭。看着赶牛车的车把式也没走,坐在屋檐下等,心里更是一沉,又多了一人吃饭。又多了一人的口粮,家里的粮食本来就没有多少,四张嘴吃一餐,家里就有人跟着在饿肚子的基础上再减粮食。

老二老四两家的,都不高兴,阴沉着一张脸。但是又不好立即赶人都是有娘家的,何况他们的娘家更近,来往的怎么也比老大家的老三家的多,赶人的话,到了嘴边就是没有勇气说出来。

老三家的泼辣,她们也不敢轻易得罪。怕被骂的狗血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