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红岭村是个偏僻的地方,不算是与世隔绝可也差不多,反正什么动荡都沾不到边,村人一直过着平淡安稳的日子,不咸不淡,有野心的都走出去了,留下的基本都是不思进取的了,反正就那样,活着呗。

这样的环境,让张涵找到了平静,她不是过不了苦日子,她更受不了的是精神上的打击,林泰带了个大姑娘回来,是村子里的新鲜事,不过大家也只是觉着这姑娘长的漂亮,让村里谈论了一阵,话语间无不羡慕这林家娶了个漂亮媳妇。

别看这村子偏僻,可村子里的人样貌都不差,小伙子个顶个的精神,个高体壮,都是东北男人的劲,女人虽然不像南方那样小家碧玉,可这里的姑娘透着健康野性,加上好山好水养好人,一般漂亮都不能引人眼。张涵能从这引起轰动,可见张涵的容貌。

林泰开始没想太多,人家姑娘那么漂亮,细皮嫩肉的,一看就是城里人,哪能跟你过呢。所以只是把人接在家里,一直保持着一段距离,让林勇老两口看着直着急。

要说他们俩的感情,还是张涵主动的,有开始的救命之恩,加上林泰这小伙子真的不错,用现在的话来说,林泰很男人。家里外头都有一手,是个会过日子的。有手艺,虽然没上几天学,可自己琢磨也有些学问,两人说话能说到一起去。张涵这时候心里根本就不想再回到那纷杂的城市,这算是一种逃避心里。不过她是真的对林泰动心了。这个男人就是一座山,永远也不会被困难击倒,是一个值得依靠的人。

林泰对张涵也不是没有感觉,跟那么漂亮温柔的姑娘住在一个屋檐下,不动心那肯定是木头。所以等明白了张涵的心思两人结合顺理成章。

两人婚后感情非常好,一个包容一个明理,婚后就没吵过嘴。张涵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农村媳妇,本来就是大家闺秀,虽然不能算是十指不沾阳春水,对农活会的也不多。好在能吃苦,该会的也都会了。不过种地这种事,她就帮不上什么忙了,家里的地少,林泰根本不用她动手。张涵的母亲是中医,她也学过一些,这山里边偏僻医疗条件差,想要看病得走很长一段路,她有时候跟着林泰上山采些草药,自己弄好了,自家人有个头疼脑热的就自己治了。

后来村里人图省事也上她这来看,时间长了她也给村子里的人看点小病,用的也就是山里边采来的草药,后来生了林玉溪,在县城买了些妇科书自学了,帮着村里一位难产的女人接了生,渐渐的也开始担任接生婆一职,绝对是无证行医。不过那时候条件就那样,她不去,孩子也是生在自己家的,没谁往医院跑。她也不要钱,最多产妇家里给送点鸡蛋,猪肉什么的,这两口子都算是有些本事的人在村子里挺受人尊敬。日子过的不错。

林玉溪是他们的长子,这边孩子从小就在外面跑,教育的少,张涵便自己教导孩子,孩子聪慧学东西快林泰还从城里弄回不少书籍,这还是老学究给出的主意,城里废品站有很多破四旧收的书籍,林泰脑子活胆大,一个人跑到城里,弄回来一堆,其实这时候动荡已经结束了,这边根本没谁管了。花了一点小钱,就挑了两箩筐比买书便宜多了。张涵挑挑拣拣的,直接用三字经百家姓给玉溪启蒙,她小时候也是学过的。

玉溪六岁的时候他们的二儿子林玉湖出生,这时候计划生育已经实行四五年了,他们这地方偏远,没谁真正来管,基本上每家都是二胎的。

玉湖五岁的时候,他们家的三儿也出生了,这孩子是个意外,张涵年龄已经大了,原本不该再生,不过既然来了,两人也不舍得,这两年两人盖了新房,日子渐渐好了起来,这过日子不就是过人吗?

孩子的出生让家人高兴,却不想玉海先天心间隔膜缺损,张涵知道这个情况心情很沉重,总想着因为自己年龄大了,身体状况不好,才造成的。以现在的医疗条件,手术成功率很低,手术的费用也不是他们能负担的,他们日子过的是不错,可那是在农村花销小的情况,前两年盖房花了不少,积蓄根本不够给孩子治病的。好在他们咨询过,这种手术最佳治疗时间在孩子两岁至四岁,他们还有时间。

上个月林玉海生病了,这孩子身体非常不好,冷着热着都容易得病,一场小感冒都容易烧成肺炎,两人不敢耽搁,带着孩子去县城打针。

谁也没有想到的灾难发生了,回来的路上,两车相撞,林泰为了保护妻儿当场死亡,张涵也紧紧的护着怀里的孩子,到医院抢救几个小时也去了,林玉海却因为父母的保护没受一点伤害。

父母的相继去世,给这个家庭带来了黑暗,年仅十二岁的林玉溪在村里人的帮助下送走了父母,家庭的压力让这个十二岁的孩子一下子长大了,家庭的负担一下子压在他那并不强壮的肩上。照顾两个弟弟长大成为他的责任。

现在给弟弟治病就成了他心中的头等大事,两年前家里盖了房子,家里没有多少积蓄,父母过世才得了二千元赔偿,这时候小县城上哪说理去,再说那事主家里也赔不起了,都家破人亡了。

家里只有房子家具能值些钱,在这穷山沟也买不上什么价,这村里人也出不起那么大价钱,估计能凑上五百一千的,在八十年代末,农村能得这些钱已经挺多了。这些钱加在一起离手术费还差一大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