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番下来,连唐顺时都能大体摸出这股线到底绑在谁的身上,但尤川却在最后踩了刹闸,很有钓起鱼后大鱼的意思。

唐顺时没有能让尤川多说几句的特权,也不敢发问,只能把尤川交代的事都做了,眼巴巴等着让自己摸不清头脑的结果浮出水面。

“从命格下手的法子不好看出来,”唐顺时犹豫着开口,“还是少告诉他一点,让他心里有数,自己觉得哪里不对说出来,也好……”

“没必要。”尤川打断他,把木片一个个看下去,敛着眼睫很是吓人。

唐顺时看他那脸色就不敢再说下去了,老实地闭上嘴巴。

尤川轻易把木片一齐折断,“啪”的一声,又脆又响。

唐顺时听得心头一哆嗦,有种脖子被人掰折的错觉。

“我比他更了解他。”尤川笃定道。

☆、70.9.3晋.江独家发表

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听着有逼格, 其实受众人群远没有快餐剧来得广。

越是客观反映真实史实的大制作,乐意买账的观众越是稀少, 尤其是放在篡改历史、借鉴抄袭层出不穷的当下环境里,更是难有热播的机会。

即便王云路前面几部作品口碑极好, 所获奖项颇有份量, 收视率最高的时候也不过勉强接近1%,和注重宣传推广的大IP改编相比实在不够看。

之前网上少数人曾说黎之清出演《帝王录》是占了天大的便宜,可事实上,《帝王录》才是借着黎之清力压一众当红小生的粉丝基础在宣传期间博得前所未有的关注热度。

《帝王录》播出第一集就以1.25%的好成绩在全国电视台黄金剧场收视率排名中位列第二,黎之清的粉丝出力着实不小, 许多对历史剧没有兴趣, 平时追剧只在网络平台的年轻人都耐下心来, 晚上八点准时坐到电视机前。

由于钟况在前几集的露脸画面全在《帝王录》的片头曲里, 收视率从第二天起就显出微弱的下滑趋势,往后几天一直维持在0.7%到0.9%之间,虽然没有第一天那么好看,不过在当代的正经历史剧里也算是拔尖的成绩了。

导演组的几个人在这周里高兴得不行,前前后后在微信群里发了□□次红包图个乐呵, 一些老戏骨还跟黎之清开起了玩笑,说他是剧组的收视吉祥物。

等到钟况在剧中正式出场,导演组才发现他们高兴早了。

当晚的收视率就跟坐了火箭似的往上窜,最终浮动在2.5%上下,单靠短短八集的剧集情况霸占排行榜首位,在网络平台占据更多流量的大环境里直接打破历史剧的收视纪录, 毫无悬念地创下最高成绩。

而《帝王录》在网络合作平台的数据更是惊人,平均每集占到近2亿的播放量,和热播偶像剧旗鼓相当,这都是项目筹备阶段想都不敢去想的水平。

更难得可贵的是剧集播放至今没有出现过几条差评,幕后团队和参演成员个个靠谱,网络评价高达9.8分。

观众也不再局限于固定群体,刚开始奔着黎之清来看的人最后也被剧情吸引,有些人在等待更新的时候还会去找王云路导演的《帝王录》相关系列作品来看,把五年前的老剧带起水花的同时,也让众多年轻人记住了老戏骨的名字。

黎之清的微博粉丝数量似乎每时每刻都在往正方向变动,新增的这批粉丝过去大多是实力派演员的支持者,属于应援不明显,但有了作品就会去看的类型。

和黎之清原由的小粉丝相比,他们的年龄、阅历乃至社会阶层都更高一些,对唇红齿白的圈内小生欣赏不来,在《帝王录》开播之前对黎之清的定位只停留在长相人品不错、会炒人气热度的小鲜肉上面,而看到钟况在剧中不输老演员的表现,客观现实和主观印象之间的差距反而能让人收获更多惊喜,被黎之清圈粉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帝王录》的演员造型全都透着自然的古风,妆容衣饰符合故事背景的时代特色,每个人都像是从历史穿越到屏幕上一样,颇受考究党的好评。

黎之清在这方面更占了底子好的优势,饰演的钟况在短短几天里就席卷了社交空间,个人论坛的标签上都被粉丝添上一条换做旁人有些羞耻,放他身上格外合适的标签:天生的古装小公子。

而就因为这个古装小公子,网上还闹出了一个小笑话,引来不少吃瓜群众围观。

每到年底,论坛和贴吧总会冒出一些汇总的评选帖子,今年也不例外,连续几个评选国内男性演员古装扮相的排名帖里都把黎之清放到了第一位。

这本来是件粉丝一齐高兴的好事,偏偏最后还能因为楼主放了黎之清的哪张照片吵嚷起来。

有人觉得黎之清在《世说妖语》里客串的男主父亲造型最好,从发型到服饰都有古装剧里讨喜的元素,流行妆容配上那张美而不娘的脸,温雅拔俗不失俊朗,在几个月前就有很多人把剧里的截图用作头像。

而有的人则认为黎之清在《帝王录》里的钟况造型才更符合古装美男的定义,一出场就让人领略到历史人物的风流韵味,整体形象非常真实,不像《世说妖语》里的扮相,一看就是只存在偶像剧里的虚拟角色。

同是黎之清的粉丝,在争执里竟然分化成了父亲党和钟况党,专门开了几个新帖展开讨论,连微博上都带起了话题,慢慢悠悠地爬到了十来名的热搜位置。

围观群众简直惊呆了,抱着瓜都不知道该不该咬下去。

[……以前听说过第一名和第二名的粉丝互吵,也见识过第一名和倒数第一名的粉丝互喷,这他妈还是我第一次领教第一名的粉丝内部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