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许怀清的妹妹嫁过两次?”立即有人好奇问道。

这回不等男青年继续说,便有位三十来岁的男士说:“许怀清妹妹二嫁二离这件事,在留学生间也是小有名气,要知道她第一任丈夫可是位做军官的英国白人。”

说到这里,这人就恨声道:“堂堂华夏女子,国难当头时期竟嫁个英国白人,真真是令人不齿啊!”

沈灵均听闻,第一反应就去看沈宝丽,要知沈宝丽可是实打实的认为自己是个英国人。他不认为这位姐姐会替许嫣然抱不平,但站在英国人的立场来看,果然沈宝丽已经面露不喜,很有点阴沉的盯着这说话的人看。

这人还不知已经惹了“女神”不开心,犹自高谈阔论道许嫣然:“白人哪里会瞧得起黄人,结婚五年后,果然落得个被抛弃的下场。不过这许小姐手段高明,二嫁了个来往于中美贩茶与瓷器绸缎的温州商人。”

“要说就此在家好好相夫教子也就罢了,你们可知许小姐与这温州商人离婚的原因?”

沈灵均听到这话,面色也冷了,果然那男人还是一口不屑语气:“许小姐嫁人三年一无所出,那温州商人纳妾也是情理之中,她倒好,竟瞒着丈夫擅自登报离婚,果真是个不甘于室的女子。”

沈宝丽此时面色更是阴沉的能滴出水,沈灵均本被这人话戳中心中郁结,见沈宝丽忽的冷声阴沉说道:“蒋先生,你这是在说许小姐……还是借着许小姐对我有什么意见?”

蒋先生本是说个八卦,顺便鞭笞许嫣然这等大逆不道的女子,听到沈小姐这话,顿时摸不着头脑,不知自己哪里说错了。

反应快的人,已经出声开始讨伐蒋先生,蒋先生不知哪里说出错了话,总之先向沈宝丽道歉求饶就是。

沈灵均听全了来龙去脉,见状很想拍手大笑一番,蒋先生这人可才是个“妙人”啊,简直是精准无误的戳中沈宝丽的两大痛点。

他第一段话很有些敌视英国人,而沈宝丽向来认为自己就是英国人。第二段话,则是沈宝丽的出身,她是沈灵均父亲小老婆所生,因此但凡听到别人说起纳妾等言语,不管好坏都要疑心别人是不是在指桑骂槐。

这时众人也发现无声无息的来了个沈灵均,沈宝丽正在生气,瞄了眼这位向来无话可说的弟弟,顾及着自己形象打了个招呼。

沈灵均也只点点头,只从过来安慰沈宝丽的男人里拽走了张求仁。

等离开客厅,沈灵均便道:“张老师,你干嘛和他们混在一处?”

张求仁整了整衣服,回道这发音有点刻板的学生:“唉,先前他们点评诗作、文章还是很有意思,我还收到一篇很不错的文章,灵均,这篇文章你绝对阅读无碍,不仅如此,写的还很好呢,我读完都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沈灵均道:“那你干嘛也巴巴的凑到我姐姐面前?”

张求仁左右瞧了瞧,见四周无人,这才理直气壮的说:“你给我对老师放尊重点,怎么说的我像是只哈巴狗。”

“再说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张求仁道,“你这孩子怎么就不开窍呢。”

沈灵均听进耳朵的八个字,是这样的:要跳淑女,君子好求。

他听得莫名其妙:“淑女为什么要跳起来?为了引起君子注意吗?”

张求仁反应了好一会儿,沈灵均就见他的家庭教师惨不忍睹的瞥了他一眼,又说了句话。

张求仁痛心道:“你真是和许家那孩子不相上下呀!”

沈灵均:“老师,不过说来很巧,我昨天见到许少庭了。”

张求仁先是“嗯”了一声,沈灵均却不说话,拿了车钥匙带着张求仁出了门,他充当司机载着张求仁去许公馆,从今天开始,他就要多一位一起补课的难兄难弟了。

张求仁对于许怀清交给他的那几分测试学习程度的卷子,出乎意料的是英语分数最高,可也不过是及格,再其次算数还能说至少有基础,到了国文,许少庭成绩的就不能看了。

对于这点张求仁很是不解,这许少庭的国文水平可不比在英语环境下长大的沈灵均强多少,甚至还不如沈灵均,他好几个字都写的缺胳膊少腿的。

张求仁忍不住问:“你师弟是个什么样的人?”

沈灵均把师弟两个字在心中过了遍,他稀奇问道:“那我就是师哥了?”

张求仁:“开个玩笑罢了,你别这么一本正经的语气。”

沈灵均“哦”了声,张求仁还在等他的评价,这位有着英国国籍的华夏学生,他教了一月有余,不说别的,除去他国文水平一般,其余科目到人品性格都极为优秀。

也算是张求仁带过的学生,他最喜欢的那几个。再加上沈灵均年纪轻轻,经历不少,他也很相信这位学生看人的眼光。

结果等了半天,都到了许公馆门前,就等来沈灵均一句:“师弟长得很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