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第八十八回

说实话,徐姨娘没怎么把那支签文往心里去。

寺庙道观里抽签的水头有多大徐姨娘心里有数,她只觉着好笑,自家这娃信手一摇要出这一签来,解签的小道士还说了满篇的好话,恨不得夸锦心日后的姻缘夸成是天造地设的。

她只得取了个锞子压在案前,向那小道士道了谢,当时大家都没觉着有什么,笑呵呵地一带而过了。

若说锦心小时候徐姨娘还曾对锦心日后的婚姻有过什么美好愿景,这些年随着锦心逐渐长大,身体却一直没有好转,甚至每每发作都虚弱至极,她便只求女儿能平安长大,连平安到老都成了奢求,还求什么姻缘如意。

这世间对女子何等严苛,德容言功稍有不合人意之处便会遭人口舌,锦心的性子就不必说了,和“恭顺平和”这四个字简直是半点不搭边。

再有,以文家这样的家世,便是不如她两位姊姊一般高嫁,至少也是与未心一般嫁得门当户对的吧?锦心身子孱弱至此,若是嫁得门当户对的人家,人家还要开枝散叶了不要?要绵延后嗣了不要?

要让自家娇弱的小女儿去为人继妻、为人妾室,那文老爷是怎样都舍不得的。

便是有看上文家富贵、给女儿的丰厚嫁妆上门来求亲的,那样的人家文老爷也断不敢应。

因而在锦心很小的时候,文老爷就做好了养这个女儿一辈子的准备。

徐姨娘自然也是如此,她对文从林的耳提面命更多,从小就告诉他要与姐姐好、告诉他日后要对姐姐好……他们两个为锦心谋划了许多许多,是做好了即便有一天他们闭上眼睛,这个自幼体弱的小女儿也能平安余生的万全打算的。

今日抽到那根签,徐姨娘只觉着有些好笑,没往心里去,回来之后与周嬷嬷她们随口一提,然后又都沉默了。

若不是锦心的身体实在是弱,她这个为人母的,又何尝不希望女儿能得如意郎,一生和顺。

这段日子看着蕙心出嫁,看到她过得那样幸福,眼角眉梢都写满了“顺心”两个字,她极有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觅得如意郎的欣慰,又有些落寞。

她自认她的锦心无论心性还是在琴棋书画上的天赋都不弱于蕙心,可她的锦心,此生都没有为人妻、为人母、走向人生的下一个阶段的机会了。

更有甚者,她的女儿……或许连那个年岁都活不到。

这些年,她亲眼看着锦心一次次病倒,又一次次爬起来,病得最弱的时候心力交瘁虚弱得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却还能笑着哄她,安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