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重生之认命 八爷党 1369 字 3个月前

邢教授又问:“让你写的论文呢?”

顾沉把打好的论文双手交给邢教授。

邢教授看着厚厚一小摞——至少得有三四十页的论文,有些意外的看了顾沉一眼:“不是让你写八千字吗?”

顾沉点点头,解释道:“是八千字。主要是数据图表比较多。”

哦?

邢教授还真起了几分好奇。他翻开顾沉的论文,第一页是目录。

邢教授大概浏览了一下,发现顾沉在做《贸易自由化与市场宏观调控》这个课题的时候,并没有像大多数本科生那样泛泛而谈。而是摘选了一个具体叫“笨小熊”的在M股上市的快销产品作为实际的案例分析。

而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之前,顾沉还在论文中,习惯性的科普了一下M国资本市场和华夏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的不同之处。

邢教授就发现,光是这个前言科普,其实就有不少论点可以讨论。看来这个顾沉,还是有几分天赋的。

邢教授不吝欣赏的看了顾沉一眼。继续往下看。

然后邢教授就注意到,顾沉用Python爬取了笨小熊在M股上市前后的所有数据。包括产品价格信息,消费人群的定位,甚至是在上市前后的销售情况,产品宣发的侧重不同,以及品牌在融资前后,以及上市后的不同阶段,采取了什么样的品控和经销渠道的整合,包括线上线下的几次公开的力度比较大的促销活动的最终销售数据,然后自动生成了一个品牌所有数据的图表。根据月度,季度,年度和年报所披露的所有公开信息,来分析贸易自由化和市场宏观调控下,笨小熊这个品牌的蜕变。

“你Python用的不错。”邢教授夸赞道。

身为华夏最具权威的经济学家之一,邢教授也没少参加各种级别的经济研讨会。包括受到企业的邀请,去做一些经济层面的指导。平时做学术研究,也经常会接触到各种数据资料,甚至是企业内部不能公开的数据报表。

但是能把数据分析可视化报表做到顾沉这种程度,让人看着又舒服又一目了然的,别说是没有什么经验的本科生了,就连各大企业专门做数据分析的部门,拿出来的报表都少有这么漂亮清晰的。

更不要说顾沉论文中的很多观点和论点,细究起来真的很有前瞻性和可行性。

按照顾沉的总结报告,这种不管品牌是什么行业,先建立一套完善的大数据系统,然后根据大数据分析的可行性,为每个企业量身定做生产流程,销售流程,宣发流程的数据驱动运营的策略,似乎可以从特例变成普及。

互联网,大数据,这些后世已经过分烂俗的字眼,被顾沉简单粗暴的拿到十年前的论文中,似乎也引起了邢教授对于新一轮企业改革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