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晏觉得要想把粮食送到人们手里,就必须有一个正当的理由,不能直接给,会养大一些人的胃口,让人们觉得他这个领主空有一副善心,十分软弱,都想欺负他,到时候闹起来是很麻烦的。
于是池晏又在本子上写下“基建”两个字。
倒不是真为了搞基建,而是为了创造工作岗位,人们有了工作才能稳定下来,哪怕苦点累点,吃的少点,都能让他们看到希望,才能让动荡的社会氛围平静下来。
池晏以前看过一篇论文,他不知道真假,但是觉得很有道理,讲的是新中国建立后,人们还没能吃饱肚子,就开始了新家园的建设,不是因为这些建设有多么必要——毕竟除了桥和路以外,其他的都能慢慢来,而是为了创造岗位,让人们靠劳动挣到食物。
于是池晏决定吸取经验,他写完这个以后,发现最开始困扰他的问题被解决了一半。
然后他就开始思考粮食的问题了——种卡坨?池晏不觉得这玩意他能藏一辈子,就算现在不拿出来,以后拿出来了,商人们走南闯北,城里还会有形形色色的人来往进出,瞒一时可以,瞒不了一辈子。
而且如果真的藏的密不透风,池晏的良心也过意不去。
玉米和红薯如果没有传到中国,灾荒年间又要饿死多少人呢?
只是就算要拿出来,也不能轻易的拿,得狠狠敲圣院或者王室一笔!
当善人,也要当的不被人知道,不然自己的善良就会成为别人要挟敲诈自己的武器。
毕竟道德绑架这回事,池晏见得多了,他画画的时候白色颜料耗费的快,价格也不便宜,毕竟是国外的牌子,质量跟钱画上了等号,每次都有人找他借,笔也不涮就在他的颜料盒里舀走,把他一盒颜料都污染了,不再是纯粹的白。
他只答应了一次,结果那位同学接下来就不再问他,一旦缺了白颜料就朝他的下手。
再后来,对方索性不买了,池晏心再大也忍不住发脾气:“你就不能自己买吗?总用我的是怎么回事?”
对方反而不以为耻,一脸震惊地说:“池晏,我没想到你竟然这么小气!连一点颜料都舍不得。”
“我找你借的时候,你也没拒绝我啊。”
池晏当时气得火冒三丈,怒得跟对方绝了交。
结果对方还到处去说他“小气”,说自己就用了点白颜料,池晏就不依不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