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要不是年头太差,人心惶惶,何必搞成这幅不男不女的模样?

不是没想过嫁人或招上门女婿,条件稍微好点的男人哪个肯倒插门?条件太差的,别说女儿,她都看不上。

嫁人也难,乡下地方,讨老婆大多是为了传宗接代,女儿是个丁克族,早早就给她说过不会生孩子。

她骂过,也劝过,女儿一句话就给她撅回来了。

‘不想孩子生下来和我一样受苦’,这话简直是在挖她的心肝,她知道女儿小时候过得难,别的小姑娘开学背新书包、穿新衣服,她女儿一直捡亲戚朋友家孩子不要了的衣服穿,书包上补丁一层摞一层。

有次报名一个小孩当着她的面问女儿:“你为啥一直背旧书包?”

女儿眼睛都红了,一声不吭。

她的脸皮也像被人扔在地上踩。

可这时候不嫁人,哪儿有活路,她试探着再次开口:“喜晴,黄婆婆介绍的那个后生,你要不要抽空去见一见?”

“不见,我嫁出去了你怎么办?”想也知道男方肯定不会让带丈母娘进门。

“你不用操心我”,她是都黄土埋了半截的人了,饿死就饿死,女儿能保住命她就死而无憾。

“烦不烦,说了不嫁就不嫁”,钱喜晴忽然瞥见一抹绿色,怀疑自己饿昏了头,看错了:“妈,你看那边,是不是绿的?”

钱寡妇望过去,果真是:“走,过去看看”,就算不是野菜,草根剁碎煮熟也能吃。

走近了,两人才发现是玉米苗,青翠欲滴的玉米苗和山下那些枯黄的玉米苗形成鲜明对比。

草都发不出来的旱地,怎么会长出这么好的玉米苗?

撞了鬼还是菩萨显灵?

两人顺着玉米苗连成的线条走,一头是温姥姥的坟包,另一头竟是土地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