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页

穆显叔一家可以算说是举家搬迁了,早在两年前穆建安考上省城的大学时,夫妻俩就开始慢慢挖坑,等着自家未来的新店能早日开业,如今等到第二个孩子也考上大学了,新店也准备得差不多了。

至于穆老头儿穆老太太两人的赡养,一家四口人都是不介意两个老人,甚至说挺欢迎的。

奈何可能人真的年纪大了,就越来越离不得家里的根儿了,原先愿意跟着老三一家上镇住的老人,再也不愿意离开生养他们的地方。

再说从上到下,也轮不到老三赡养他们,头上还有老大老二活得好好得呢。好在大家的日子都不难过,或者说和十多年前的日子比较起来,现在是太幸福了!

老大家在村里开了个中型的养猪场,老二家在县城里开了个大饭店,老三家不用说,店都直接开到省城里去了,唯一朴素一点的就是老四家了,不过老四家是知识分子家庭,讲出去都是顶顶有面子的,在儿女的婚假市场上是最吃香之一了。只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后面老四家的大闺女会直接招赘翠花婶子的小孙子宝根进穆家。

穆大姑仍然在县城看顾着服装店,只不过从原先穆显叔家占大头,变成了穆大姑自己是大老板了。

穆小姑家因为小姑父是政府人员,慢慢熬着资历,日子也过得很体面。

姜爱红娘家的条件要差得多,但也不到挨肚子饿的地步。

只是姜老头儿太过谨慎、保守,早前是坚决拒绝儿子们跟着闺女不要田地土地出去闯荡的了,就连姜家的儿子们自己都胆怯和不自信。

好在姜爱红不是什么强人所难的人,反正有她在怎么也不会饿着爹娘的。

如今要看穆家几房都过得如此好,村里原先出去闯荡的小年轻们各个都风光回村,姜家人哪里会不心动呢。

在姜爱红看来,娘家虽走得晚了许多步,吃不上大口的肉了,但后面的骨头渣子能啃两口的,汤能喝上两个的。

穆建宁上一次到省城是在穆建安大二开学的时候。

现在时隔一年,这次她是作为准大一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