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后人真的就能公正客观地评说了吗?

却又不见得。

以这一段历史饱受争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见多了社会上的形形色色,光怪陆离,似乎也对这一段历史有了些许的理解。

赵雨笙回到家里,心情有些低沉,却又让自己打起精神来,有些事情要早早的安排。

赵雨笙在自己家里环顾了一周,自己家里没有什么出格的东西,只不过自己那些鲜艳的衣服恐怕不能穿了,赵雨笙将衣服收进一口大箱子里,用锁锁好,然后就去了隔壁。

“雨笙来了?”高爷爷正躺在堂屋的躺椅上,带着老花镜看报纸呢。

赵雨笙笑笑,搬了个凳子坐到他身边道:“报纸上有什么好消息没有?”

“有啊,怎么没有。”高老兴致冲冲的说道,然后指着报纸说道,“你看看,开往川省的铁轨又多了一条。”

赵雨笙也跟着笑,这确实是一件大好事。

“还有啊,今年的元宵节,京城的城市人口每人多供应一两油。”高老兴奋道。

全市人口每人多供应一两油,不要小看了这一两油,值得大家高兴两三天了。

赵雨笙接过高老手里的报纸放到桌子上道:“高爷爷,我有事跟您说。”

高老见她的表情严肃,便取下老花镜,道:“啥事啊,你尽管说。”

赵雨笙斟酌着说道:“高爷爷,最近外面的形势不太好,我觉得咱们家里的有些东西应该收一下,避避风头。”

高老闻言看向桌子上的瓷器摆件和墙上挂着的字画,道:“现在外面是挺乱的,避避风头也好。”

“还有……”赵雨笙有些难以启齿,“书房里那些书……”

高老闻言身子一僵,书房里的书不止有宋安懿的,还有他那个英年早逝的小儿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