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开始将注意力只是集中在俞凌波眼睛里的笑意中,且用自己的感官来接收此时依旧还明媚的阳光。

在行至下一个路口的时候,那辆黑色的,引起了许多路人注意的豪华轿车掉头回驰。

作者有话说:

昨天出门有点着急,没能来得及和大家解释这个“延迟选择”。

本来是有点想在文里解释一下的,但就觉得……原本就知道这个概念的人看到,可能觉得文章注了水。不知道这个概念的,在文章里看到详细解释可能也会想要跳,我就在这里说一说吧。有兴趣的可以看看,不感兴趣的就跳过。

其实这个事解释起来还挺简单的,就是真的特别“诡魅”。

我们在高中的时候就已经学到过了“波粒二象性”。

物理学家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发现,光子其实具有波粒二象性。

如果用观测波的视角来观测它,它会表现为一个波。

可如果用观测粒子的视角来观测它,它就会是一个粒子。

理论物理学家惠勒就据此在1978年的时候提出了一个设想。

他假设,如果我们先用观测波的视角来观察一个光子,等到光子已经出发了,并且已经表现出波的特性了,但还没到达我们的观测点的时候,我们再告诉它——我们要观测的其实是一个粒子。

那,光子会怎么办呢?

这个实验在2007年的时候终于被做了出来,并且在2017年的时候被再度证实。

结论相当令人震惊。

——已经变成了一个波的光子不仅仅会在到达观测点之前摇身一变成为粒子,还会改写自己之前的行为。

于是大家再转回头去看心理师女变男……是不是就很符合量子力学里“延迟选择”的特性……了?

第2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