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跟着村长的儿子来到村子,官员看到了正在玩闹嬉笑的沐歌,颜色姣好,美人展颜,似来自九天的仙女,回眸一笑春意盎然。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官员着迷的盯着沐歌的身影,得到的欲望前所未有的强烈,和沐歌相比,从前玩过的美人变成了残羹冷炙,没有半点滋味,想起来甚至隐隐作呕。

因为沐歌身具法术,为了让她心甘情愿的委身官员,村长想了一个办法,让官员以村民的性命

要挟沐歌。

那些跟着去的,都是同意卖掉沐歌的人家,定必会有一人前往,他们有自己的小心思,想着若是多出些力,事成之后官员能多分他们些钱。贪婪的恶果,总要亲自品尝。

官员开始是假意与村民作戏,见沐歌没有因为威胁走出凤阴山,渐渐焦躁,官员开始胡思乱想,是不是沐歌发现了他没有杀害村民。沐歌不是普通人,拥有常人没有的法术,越想官员越觉着他的猜测是正确的。

自那天见过沐歌,官员恨不能立刻与之欢好,见之难忘、思之若狂。执念令人疯狂,在等待了数天不见成效后,终于忍不住由假威胁变成真威胁,开始杀害前来做样子的村民。

多行不义必自毙,村民们算到了一切,算不到官员翻脸无情,也不会想到,沐歌用尽方法,却根本出不了凤阴山。

村民见官员出尔反尔,想要反抗,而他们的力量和官家的力量相比,不过是蜉蝣撼树,连翻出浪花的能力都没有。

被抓起来的村民心中怨恨,怨恨官员的出尔反尔,怨恨沐歌的见死不救,怨家中为何偏偏是他们出来,怨尽了身边可以埋怨的一切,却从未想过,造成这样下场的是他们自己。

而被他们怨恨的沐歌,为他们自责痛苦,还在凤阴山为他们想尽办法,直到看到百年的榕树,沐歌才想到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榕树聚阴招魂,沐歌与村民相处甚久,身上仍流连着他们身上的气息,在村民死后,但凡有点执念,沐歌便能以法术借助榕树招魂,和地府牵引抢鬼。

自此后,榕树成为死去村民们的寄体,养护着他们以另一种形态生存下来,而这可颗百年的榕树因为依附鬼魂太多,在也不能生长。

死后入轮回才是天道,沐歌的做法有违法则。

沐歌本是天生天养,是上天的宠儿,运道极好,而她的这种做法让她失去了天地法则的庇护。再加上,沐歌救得又不是大善之人,下场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成为鬼魂的村民,知道邪法的渠道多了许多,纸包不住火,山下的村民难免不会将当初的真相泄露。

村民们灵魂虚弱,以沐歌的法术借助榕树温养,担心沐歌知道真相后,不在供养他们,那是只能是魂飞魄散的下场,自私的村民们不敢赌,暗地里小心翼翼的寻找控制沐歌的方法。

最终,让他们找到了控制沐歌的邪术,村民的心前所未有的保持一致,在沐歌再次施法的时候,合力以诅咒让沐歌成为暗黑精灵,供他们驱使。

那位官员并不是沐歌的复仇,而是在村民们尝到甜头之后的牺牲品罢了,沐歌被困于凤阴山山间十里,在转化为黑暗精灵之际,本源的改变令她有一天的时间无视禁制。

为了维持邪法,鲜血和灵魂不可缺少,那些消失的进山者就是死亡的村民们的祭品,之前之所以没有被发现,因为杀害的是路过百姓,古代的条件,不被发现很容易。

至于凤阴山被列为十大险地后,为什么村民还能继续生存下来,大概是类似于八人组的情况不少的原因。世间永远不缺少好奇者,失踪挡不住人类的探险心理,村民的祭品从未断过。

那八人进入后,理所当然的被村民们当做了祭品,期间发生的意外,才让他们走出凤阴山。

诅咒的期限到了最松动的时刻,期间沐歌一度清醒,在献祭没有完全结束时强行终止,以陆孟源他们刚刚看到的方式,在念咒三天三夜之后,才将将阻止沐歌恢复神智。

沐歌的神智被压下,那八人却趁机走出了凤阴山,而未完成的献祭,是他们走向死亡的原因,从阳气最弱的开始,一一惨死。

现在诅咒已破,村民们魂飞魄散,剩下的人也可以得以保全,凤阴山的任务宣告完成。

那个所谓的传说,自然是剩下村民的杰作,他们不想整个村子顶着恶名,尽可能的将故事中,属于他们村子里丑恶的一面刨除,仿佛事情从头至尾,全然与他们无关。

不作为真的没错吗?剩下的村民什么都没做,眼睁睁的看着悲剧发生,可他们真的有置身事外的权利吗?

没有沐歌,那年的大旱村子早已不知在何处,多年的风调雨顺,村民给予沐歌的温情,两厢的付出和得到从来都不对等,两不相欠是给予一方的沐歌才有权利认为的。

不进山不是因为怨恨,而是愧疚、害怕,直到外面的人进去再也没有出来,村民更加不敢进山。

人的贪欲驱使让有些人丢失良知,天道轮回,因果报应,村民为了金钱,出卖了帮助他们的沐歌,合该用生命填补。本该有一线生机,然人心不足,受噬魂之苦,魂飞魄散,不过是自食恶果。

听了沐歌的故事,在场的人不免唏嘘,埋葬在传言中的真相,是人性的自私和贪婪,害人至深,那个拥有赤子之心的山间精灵,再也回不去最初最纯善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