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进击的生活流 青竹叶 3321 字 3个月前

继母不喜他,所以昭明房间最远,白天门户大开着没有可以藏私的地方,到了晚上,他才偷偷拿水果和糖吃,也倒一些奶。因为没有处理过,奶的味道比较腥臊,他就偷偷用热水把红糖化开一点,加入牛奶,喝起来就是温温的。

这么一点一点,像是小老鼠一般,把自己的营养补上去。

后来下乡,从北到南坐车都要好几天,他还是不敢放开了,继母的视线是不在了,那还有别人的视线。幸好这些年攒的钱不少,他到本地县城后就大肆购物了一番,热水壶都准备了两个,其他日用品更是不少,于是同来的便知道他是个‘手里有钱’的,偶尔见他去县里一趟就带回来一些吃的用的也不觉奇怪。

昭明除了自己用,还要寄一些给农场里的姥爷。一开始怕查,所以不敢寄多,就是一封信,一小袋的细面一点糖。他一想不行啊,一次的邮费都得不少,寄这一点,不合算。他琢磨来琢磨去,一个学生,十岁(当时),能干什么呢?

他就想到了给杂志和报纸写稿子,写别的好像也不合适,就写童话,一群动物,狼、野猪隐喻旧社会大地主和官僚,兔子和羊象征贫苦老百姓。故事总是大圆满,兔子和羊靠着智慧赢得胜利,歌颂了一下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

他这个法子可行,不但给自己刷了一波声望,还赚了钱。钱不算多,一次几块,昭明的亲爹也不拿这个。他就用这些钱买一些物资打包了送到姥爷那里。这钱他自己赚的,送得光明正大,继母便是阴阳怪气说几声,对他来说也是不痛不痒。

昭明这次下乡,把收录了自己的童话故事的报纸和杂志也带了过来,同伴们都觉得很神奇,他年纪那么小,居然已经有了这样辉煌的‘历史’,有些感觉自己文笔也不错的,甚至也开始像他一样尝试写稿子了。

当然,他们写的就不是童话故事了,更多是散文随笔,还有一些小说。

曾经有段时间流行写下乡的故事,因为其中的心酸苦闷太过真情实感被禁,原作者被斥之为‘反动思想’。他们是不敢碰这个雷区,只好极力的寻找生活中的美,用自己敏锐的文人心思去感受它,再写到纸上。

这样一写,果然抒发了自己的思想,也不脱离要求,十分合适了。

第39章

下乡之前,昭明就做好了可能老死乡下的准备。

隔壁家的姐姐,去了五六年,在乡下落地生花了,这辈子看着就是这样了,昭明对自己的前程也就没有了太多期待。他收拾了自己的东西——其实也不太多,就是以前的课本和几件衣裳。

时下对学习都是不重视的,他在这样的环境中,本来也应该养成那副习性。但奇怪得很,昭明却很是重视学习,别的都可以不带,书和纸笔是一定要带的。

昭明的亲爹住在北京,一个小胡同里面占着半间的四合院。其实就是和另外一户共用一间四合院。

相比起一大家子挤在一间屋子的自然算得上宽裕,但和昭明姥爷家里没得比——他现在都不明白,当日白富美的母亲是如何看上他一穷二白的父亲的?莫非真是爱情让人眼瞎?

虽然是天子脚下,但也没因此高贵多少,该世俗的世俗,该平庸的平庸。他亲爹就是个普普通通在工厂做工的工人,最近倒是升级成了厂里的主任,娶了有关系的后妻,也没有因此得了什么好处。

他后妻和后岳父一家,其实都不是很看得上他。这种事从眼神和待客就看出来了。昭明冷眼瞧着,后母待他父亲像是待家里长工,倒是母亲曾把这个平庸男人当成了国王。

平庸?

是的,太平庸了,唯一的好处大概是老实,好拿捏。

人究竟是一种什么生物?拥有了世界上最好的,不去珍惜,眼睛就看着别人手里的破烂。真的千方百计拿到手,好像也就是如此吧?

他们看人挺准,昭明的爹就是这样的人,老实,懦弱,好拿捏。所以昭明从来没有想过靠这个爹。

他一开始知道继母打算让他替了继母姐的名额的时候,昭明就知道,这事情八层就是这样了。因为他的爹,是靠不住的,在如今这个家里没有话语权,也不会为了儿子争取利益得罪后妻。

就是这样老实懦弱的利己主义者。

他什么也没说,那些日子尽可能的多换了些钱和票,给姥爷寄了东西,这一切都做完了,最后,昭明才一脸毅然决然的说家里下乡的名额自己顶了。

他这么主动,一来是卖个好,二来,他打听过,这次他们这一片学生要去的地方是南方,离着姥爷下放的农场很近,就在一个地方。他也想去看看他们,为人子女应该做的,他也不会省。

名字报上去,他们被分到不同村子,谁知道这么巧,昭明要入住的村子就叫‘上湾村’。

全国上下叫这个名儿的村子不少,昭明一开始还真没想过那个致富一方的任务。最后这样阴差阳错,他就到了其中一个‘上湾村’。或许冥冥之中真的有什么诡异力量推着人前行。

下乡,是不想下也得下。

他继母也比较有权势,堂兄弟就是革委的一个小干部,也能蹭着对方权利的边儿。所以昭明的爹哪怕想要反抗一下,都是低声下气犹犹豫豫的。

现在一说昭明自愿去,他亲爹想一想,自己还有两个亲儿子,他又是主动自愿,心里就像是放下一块石头。继母更是高兴,手一松,还给他整了一套全新的被子让他带走。

所以最后皆大欢喜。

昭明心知自己这一走,可能几年都难得回来一次,所以带齐了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