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老攻他以貌取人 符宝 1600 字 3个月前

吃完早饭,老人带着他们在村里转了一圈。村子很小,只有几百间石屋,一千多村民。

据老人讲,之前他们这里有近万人,但是随着草地和耕地越来越少,大家都开始有意识地少生孩子,再加上村民之间通婚,要避开近亲血缘,男女结合也成为一个问题,人口就变得越来越少。

村里的农田和牛羊都是公共的,大家一起耕作、一起放牧,他们也有丰收节和冬宰节,节日期间就是给每家每户分发粮食和肉的日子。扎西对此有经验,一眼就看出这些耕地和牛羊其实是喂不饱这么多村民的,大家肯定都在饿肚子。

他不由问道:“大家一起劳作,不会有人偷懒吗?还有分肉分粮食的时候,不会起矛盾吗?”

老人笑着解释说,大家起初都是同病相怜的苦命人,又有智者留下的□□,大家都很为彼此着想。

村里还有一个奇景就是十字架和佛像并存,有的家庭里供奉着十字架,有的家庭里则供奉着佛像,这两种信仰在一起和谐共处,村民们之间并没有因此产生隔阂。

老人解释说,古格本来是佛教复兴之地,绝大多数百姓都是信佛的。但是古格国王受外来传教士的影响,改信了基督,后来国王为了百姓舍身跳崖,有不少百姓为了感念他,也跟着信了基督。而带他们来到这里的那名智者是名僧侣,所以也有不少百姓跟着这名智者继续信佛。

关于古格的佛教、天主教之争,萧陟他们已经听刘景文讲过,当时那场导致古格灭亡的宗教之争,说到底不过是古格国王与身为法王的弟弟的权力之争。

在这个远离尘嚣的小村子,宗教剔除了政治成分,终于回归到最初仁善的本质,竟是将香巴拉的古老传说成真了。

萧陟和扎西在村里停留了两天,挑选了几名身强体壮又胆大的年轻人,萧陟对他们进行了一些简单的训练,然后通过GPS选定了一条不用爬冰山的路线,带着这几名古格年轻人出了村子。

他们花了几天时间绕过占地广阔的冰川,来到之前弃车的那个湖前,他们的吉普和那些盗猎者的吉普都还停在原地。

扎西想到什么,带着几名年轻人上了冰面,带他们去见边玛喇嘛的遗体。

谁知那些年轻人一见到边玛喇嘛,都惊呼起来,萧陟听了愕然不已,这些年轻人竟称边玛喇嘛是他们的那位智者。

萧陟和扎西糊涂了一瞬,难道边玛喇嘛是宿主?他们随即便否定了这个猜想。

萧陟心头一动,“宿主任务失败后,就会被抹去记忆,成为这个世界的土著居民……”

扎西愕然:“不是说任务失败后还可以进入惩罚世界吗?”

萧陟点头,“也许是他自己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