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战争应对策略

这些被戳瞎眼睛的士兵,在140人的带领下,排成长队回到保加利亚。

据传闻这些悲惨的保加利亚人,在返回的途中,在保加利亚人的聚居村庄,引起了极大的恐慌。

所以,这份名为“巴西尔”的计划,既然被这样命名,自然是一份积极进攻的作战计划。

这份作战计划的主旨,就是积极地进攻保加利亚的战略纵深,大规模杀伤保加利亚士兵。

即便不能像巴西尔二世那样灭亡保加利亚,也要彻底重创保加利亚,令其再也不能不能对希腊造成威胁,让希腊成为巴尔干地区的霸主。

相对于“巴西尔”计划,“黑色方案”就保守多了。

这甚至不像是一份军事计划,更像是希腊在遭受进攻时,选择防守计划,将敌人阻挡在国境之外。

“黑色方案”是一份被动的计划,主要目的就是利用完备的防御工事,进行防守,伺机反击。

在希腊军队内部,这两份作战计划褒贬不一,都有一部分军官拥护。

希腊的总参谋部制度,是效仿德国陆军建立的,就像德国陆军那样,军队的高级军官,无一例外的都有在总参谋部任职的经历。

所以,对于总参路部制定的作战计划,希腊的高级军官们,哪怕不是完全知晓内容,计划的大概还是清楚的。

大多数军官,尤其是中级军官,还是更倾向于“巴西尔”计划,其中的铁血和果决,自然让饱经战火的希腊军官满意。

而且这样可以避免战争迁延日久,速战速决,毕竟希腊的家底也不丰厚,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

“黑色方案”这样被动防守的计划,自然不符合军人这样血气方刚群体的喜好。

“嘟-嘟-嘟”,君士坦丁的手指不停地敲打着桌面,心中也有些犹豫。

“你们两人怎么看呢?”君士坦丁向军备部长扬尼斯以及总参谋长埃马依努尔两人询问道。

经过良久的沉思,军备部长扬尼斯抬起头,语气果决道:“我还是认为应该采用黑色方案更合适”

之后,君士坦丁将目光转向埃马努伊尔。

同样埋首踌躇良久的埃马依努尔,缓缓道:“黑色方案确实更合适,风险更小”

“巴西尔”计划虽然听起来让人热血沸腾,更符合中下级军官的心理,但高层还是倾向于保守的黑色方案。

两人之所以出奇地意见一致,是因为巴西尔计划这样与保加利亚硬碰硬的进攻计划,即便是能够获得胜利,也将是惨胜。

经过前两次的战争后,包括君士坦丁在内的三人,都已经意识到,战争的模式已经发生了转变。

尤其是在刚刚结束不久的马其顿战役中,马其顿军团在进攻奥斯曼士兵防守的要塞和堑壕工事时,遭受的重大损失,让两人清晰地看到了进攻敌人防守完备的防御工事,所要承受的巨大伤亡。

希腊在这次战争中的伤亡,大部分都是在进攻要塞和堑壕的过程中产生的。

尤其是身位军备部长的扬尼斯,常年与各种陆军兵器打交道,对于战争兵器的进化,感觉更加敏锐。

在君士坦丁的点拨提醒下,扬尼斯甚至组织了几次小型的军队演练,就是为了验证君士坦丁提出的堑壕防御工事在防守中的巨大优势。

在看到防守方纵深遍布的错综复杂的壕沟,以及道道明晃晃的铁丝网,外加马克沁机枪的组合防御手段后,参观的希腊陆军军官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在堑壕战的模式下,防守方对于进攻方,有着巨大的优势。

无论是开火时能够编织出密不透风金属风暴火力网的马克沁机枪,还是火力空前,在大炮发展历史上进入意义巨大的速射炮,还有同样射速提高明显的定装金属子弹后膛步枪,都让扬尼斯这个军备部长,为军队的士兵感到惋惜。

让士兵们的血肉之躯进行冲锋,更像是让他们去送死!

也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总参谋部才会制定“黑色方案”这样采用防守策略,应对保加利亚的战争计划。

除了因为技术进步导致战争模式的改变外,保加利亚的陆军实力不容小视,这也是君士坦丁否决“巴西尔计划”的重要原因。

上次战争中,保加利亚总人口不到400万人,为了应对奥斯曼军队的威胁,竟然征召了60万人进入军队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