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中心帝国战略

如果将商业航线比作血管的话,这条航线绝对是大动脉。

康托里奥蒂斯不甘示弱道:“我们今天的会议,是来讨论国家战略的,战略规划与部署,本来就要保持一定的前瞻性”

“在目前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政府根本不可能在海军上投入巨资”扬尼斯反驳道。

“假使海军真的有控制苏伊士运河航线的实力,恐怕马上就会被英国人打压,难道你们海军有自信靠着从英国购买的几艘军舰,来承受英国人的压力?”

英国的全球霸权的基础,是对印度的绝对掌控。

英国人有两千多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但在所有的殖民地中,唯有印度不同。

此时的加拿大,还是寒冷的荒蛮之地,而澳大利亚,不过是英国人流放罪犯的地方。

至于非洲或者是亚洲其他地方的英国殖民地,无非就是能够获取一些资源罢了。

殖民地时期的印度,还包括后来的巴基斯坦以及孟加拉国等地方,面积极为广阔。

殖民地的功能有两点,第一是为宗主国提供工业原料来源,第二就是为本国的工业产品提供倾销市场。

而印度完美地符合这两点。

首先,19世纪的印度,人口就已经达到三亿人!

做为对比,此时的英国大约是3000多万左右,不到4000万的人口。

这么一个超级庞大的倾销市场,让英国的资本家们赚的盆满钵满,满嘴流油。

法国本土此时的人口也就四千万左右,德意志帝国五六千万,美国七千万。

此时全世界有钱的发达工业国的人口,加起来,还不如印度!

英国人将印度生产的茶叶、棉花、木材等原材料,源源不断地运输到英国,然后将本国生产的工业品不断地运到印度倾销。

英国人将印度生产的棉花运输到欧洲,纺织成布后,再销售回到印度。

如果没有印度,英国只是一个普通的欧洲列强。

英国每年从印度榨取的财富,恐怕连英国人自己也数不清楚。

后世有人估计,在统治印度期间,英国一共从印度窃取了45万亿美元的财富!

正是因为印度对英国的非同寻常的重要,因此,欧洲通往印度的所有航线,都是英国皇家海军的禁裔,绝不允许他人染指。

而途径苏伊士运河的航线,就是英国通往印度最快捷的航线。

可以说,保卫航线,就是在保卫大英帝国的霸权。

所以,对于康托里奥蒂斯增强希腊海军在这条航线上的影响力的说法,军备部长扬尼斯自然觉得异想天开。

“在当前阶段,海军只要能够保护希腊的沿海地区安全,就足够了”

“希腊的当务之急,在于陆地上的威胁,我们近期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巴尔干地区,加大对陆军的投入,确保击败保加利亚,同时防备塞尔维亚”站在陆军一方的扬尼斯侃侃而谈道。

“希腊的未来,在陆地上,而且现在就有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个虚弱的帝国,即将要死去”

“除了希腊,谁还有更充足的理由,去接受她的遗产呢?”扬尼斯用充满诱惑的声音,向大家说道。

君士坦丁饶有兴趣地听着海陆军的负责人演讲,为了得到更充足的经费,甚至不惜去画出诱人的大饼。

当然,客观地说,两人所说的目标,对于希腊来说,倒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按照可行性来说,如果希腊真的能够打败保加利亚,确立希腊在巴尔干半岛的霸权,那么,一旦奥斯曼帝国这栋破房子真的倒下,那么无论是从地理位置,历史渊源,以及人民的意愿方面来讲,希腊都是最好的接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