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战果

进入萨洛尼卡后,希腊军队已经没有什么大的战事了。

斯蒂潘诺维奇将军指挥的塞尔维亚第二军,借道希腊军队占领下的南部马其顿,于1913年1月6日抵达亚德里亚堡前线,支援那里的保加利亚军队,包括4万7千余士兵,72门火炮以及大量的牲口。

塞尔维亚军队的加入大大提高了保加利亚人的士气,在保加利亚人与塞尔维亚人人的共同努力下,于二月十五日,苏克陆&iddot;帕夏率残军投降,阿德里安堡正式被保加利亚军队攻占。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君士坦丁就小心地关注着保加利亚的行动,因为君士坦丁知道,保加利亚人绝不会满足于一个亚德里安堡。

1913年3月21日,奥斯曼帝国眼见伊斯坦布尔危在旦夕,帝国的失败已不可避免,便向保加利亚政府提议媾和。

保加利亚国王斐迪南确是野心勃勃地想要攻下伊斯坦布尔,在对和谈条件尚不明确的情况下,拒绝了这一提议,并进而下令攻打土耳其在恰达尔价的阵地。

恰达尔价工事坚固,并配有野战炮和海岸炮加以防守,而且,这里距离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只有几十公里的距离。

可以说,只要保加利亚军队能够顺利拿下恰打尔价工事,君士坦丁堡就真的为保加利亚人打开了大门。

这一刻,整个欧洲都在关注着保加利亚与奥斯曼军队在这里的战争。

但是,保加利亚军队这次攻坚战以失败告终。

君士坦丁本人倒是很好奇,如果保加利亚真地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欧洲各国做出的反应。

在这个时候,斐迪南才接受提议,于12月3日同奥斯曼帝国签订了停战协定。

至此,这场巴尔干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