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差距

如果不是这些顽固守旧的官僚们阻挠,奥斯曼帝国向英国购买两艘超无畏舰的事情早就完成了。

20世纪初,世界海军技术层出不穷,风起云涌,在德国和英国两个国家的海军竞赛推波助澜的情况下,几年前的新式军舰,几年后就完全落伍了。

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装甲巡洋舰,前无畏舰,战略巡洋舰,无畏舰,而现在出现了超无畏舰。

封建官员的眼中,世界是静止的,他们理解不了什么叫做日新月异,什么叫做技术的革新换代。

在他们的眼中,同样是万吨级别的大船,装备了坚不可摧的铁甲,以及威力巨大的火炮,为什么巴巴罗萨&iddot;海雷丁号和托儿古特(那两艘勃兰登堡级前无畏舰的土耳其名字)实力不如希腊人的两艘战舰。

他们更不理解,为什么海军的舰船,即便什么都不做,也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养护,进行军事演习。

由于奥斯曼国内的工业落后,造船工业技术薄弱,维护和保养的成本也很高,也没有能力为海军的军舰提供及时有效的保养和维护。

奥斯曼海军的军舰,常年累月停泊在军港中生锈落灰。

直到打仗了,他们才想起海军来。

军舰性能、海军人员、以及后勤保养方面,奥斯曼海军与希腊海军都有明显的差距。

拉米兹贝依内心深知这种差距,自然不会带领奥斯曼海军打一场必败的海战。

直到康托里奥蒂斯的明码电报,在奥斯曼国内引发轩然大波,在奥斯曼军队在马其顿与巴尔干联盟热血奋战的特殊时刻,胆小如鼠的海军显得异常刺眼。

受到国内上下强大的压力,杰马勒帕夏特意前往海军军港,意图说服拉齐兹贝依出战。

用杰马勒的话来说,哪怕明知不敌,海军也应该做出一些积极的行动,用来告知大众,奥斯曼帝国花费无数金钱购买的军舰,是有用处的。

毕竟,现在奥斯曼帝国从英国购买的两艘超无畏舰,还在船台上建造,虽然在与巴尔干同盟的战争爆发后,由于没钱付账,已经处于停工状态。

这两艘军舰的购舰经费,除了向外国贷款,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社会募捐得来的,就连君士坦丁堡的小学生,都为这两艘超无畏舰捐了钱。

为什么奥斯曼民众会对希腊人的明码侮辱电报,反应这么大,因为就在不久前,大家还热情洋溢地捐款购买新式军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