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战争预热

三国在暗地里,早已经展开了争夺马其顿的行动。

希腊利用经济上的优势,政府或明或暗,利用舆论发动人员和资金,支持地下游击队,在马其顿的乡村进行争夺。

在争夺马其顿领土方面,希腊还有地理的优势,上次战争过后,希腊获得了整个阿尔巴尼亚,以及部分马其顿的领土,其中阿尔巴尼亚的领土,呈现南北走向,让希腊的领土向巴尔干半岛获得了极大地纵深。

整个希腊领土,对马其顿呈现出半包围的状态,从阿尔巴尼亚向东,或者是从希腊北部地区向北,都很容易向马其顿渗透。

马其顿的地下秩序,经过三国十余年来的明争暗斗,大部分都在希腊的掌控下。

花费了那么大的代价才控制的马其顿,希腊不可能拱手相让。

盖素福首相面色一紧,希腊几乎是对整个马其顿提出了要求。

这除了会让保加利亚失去萨洛尼卡,整个巴尔干半岛都很重要的商业港口以及交通枢纽城市,丢失航运和贸易便利外,还会打断保加利亚人梦想的大保加利亚计划。

第十次俄土战争(1877-1878)以签署《圣斯特凡诺条约》结束,该条约使奥斯曼帝国失去大片领土。

在俄国军队的逼迫下,苏丹被迫签署了城下之盟,承认了大保加利亚的存在。

《圣斯特凡诺条约》的其中一条内容是建立大保加利亚公国,其版图北起多瑙河,南至爱琴海;东起黑海、西至奥赫里德湖,并包括几乎全部的马其顿。

它名义上隶属于奥斯曼帝国苏丹,由俄军占领2年。

这个所谓的大保加利亚公国的建立,其实是俄国泛斯拉夫主义的主张,背后明显透漏着俄国人通过保加利亚这个傀儡,掌控巴尔干半岛的心思。

事实上这个所谓的大保加利亚,只存在于纸面上,从来没有付诸实施。

到了1878年柏林会议期间,由于担心俄国熊进入地中海,各大列强直接向俄国施加压力,签署了柏林条约,直接废除了大保加利亚计划。

不仅大保加利亚没有建立,为了打消俄国人的野心,这次会议还将保加利亚直接肢解掉,其中保加利亚人占多数的省份-东鲁米利亚仍然划归奥斯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