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谈判波折

奥匈作为巴尔干国家,对于希腊要求领土的事情,态度比较复杂。

一方面,奥匈将巴尔干看成是本国扩张的方向,自然是不希望希腊分割奥斯曼的领土,从自己嘴里抢肉。

另一方面,奥匈对于希腊这个巴尔干半岛的非斯拉夫国家的发展壮大,是乐见其成的。

19世纪末的俄国,打着泛斯拉夫主义的旗帜,进行扩张,让奥匈这个国内有大量斯拉夫人的多民族国家,非常反感和被动。

奥匈帝国境内的乌克兰人、波兰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甚至是1881年托管的波黑,全是斯拉夫人。

19世纪后期,民族主义如火如荼,深入人心。

俄国人煽动的泛斯拉夫主义,自然让奥匈帝国的斯拉夫族人心惶惶。

而且,更让奥匈帝国警惕的是,巴尔干的另外两个国家,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这同样是两个斯拉夫国家。

如果不是克里米亚战争惨败的沉痛教训,俄国人真敢把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吞下,建立一个大斯拉夫帝国。

这么一个庞大的帝国,一旦建成,那真是罗马在世了,到时候欧洲国家恐怕都要在俄国人面前颤抖。

正是因为实力不如俄国人,为了在巴尔干半岛抗衡俄国的强大势力,奥匈才积极和德国结盟的。

从遏制斯拉夫势力这方面来说,希腊这么一个非斯拉夫国家发展壮大,符合奥匈帝国的利益。

因此,奥匈帝国对于希腊领土要求的态度,就变成了旁观者-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可是为什么德国人会态度这么鲜明,积极为奥斯曼人站台呢?”乔治国王恨恨地道。

虽然近年来,德国和奥斯曼两国关系亲密,但是,希腊和德国的关系也不差呀????

希腊的王储妃-苏菲,就是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妹妹,而且两国的经济往来也是很频繁的。

在乔治国王看来,希腊扩张领土,意大利反对是意料之中的是,可是德国没有理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