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工业化之难

君士坦丁擦着脑袋上的汗水,心里计算着自己有多少钱可以投入到工业化中去。

按照特斯拉的打算,建设一座火力交流电发电厂,几乎是把一个国家的所有基础工业给建设完毕了。

这就是工业化如此之难的原因吧,工业体系中的个体,彼此之间都是有关联的。

如果不能形成体系,就没有太大意义。

例如,钢铁厂在现代工业中,乃是中流砥柱,工业的基石,建立一座钢铁厂容易么?

单单只是建厂本身,只要资金充足,肯定是不难的。

但问题在于,钢铁厂建立完毕后呢?

您练出的钢铁用在哪里?

如果找不到钢铁的用途,花费巨额资金建设的钢铁厂有什么意义?

汽车?造船?枪火大炮?这些都是消耗钢铁的大户。

那还要看您练出的钢铁质量如何?能否满足锻造枪支大炮的无缝钢管,造船用钢,汽车钢板轧制技术。

如果这些都没问题,接下来还要建设造船厂,枪炮工厂,汽车厂。

而建造这些工厂的花费,还远在钢铁厂之上。

即便是这些工厂都建设完毕,那他们能生存下来么?

钢铁工业的上下游,都是相互关联的,一旦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这个循环中的其他环节同样会受到影响。

即便克服了其中的种种难题,这些工厂都完成了,是否就可以高枕无忧,躺着赚钱了?

想得美!

比如使用钢铁的汽车厂销量下降,船长接不到订单,他们陷入困境,钢铁厂马上连带着倒霉。

这就是为什么各国都知道重工业地位重要,但是还是发展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