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英国的态度

“首先,塞尔维亚确实有优势,但是,战争中,并非优势的一方就一定取得最终的胜利”

陆地战争中影响胜利的因素很多,比如士兵的士气,武器装备的优劣,军队的人数,指挥官的能力,地形,国民的支持力度等等。

因此陆地战争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其次,英国人的表态我们不可能无视”,君士坦丁严肃地道。

“而且,我们和保加利亚的领土并不接壤,中间隔着马其顿地区,一旦跨过边境,很容易引起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动作,到时候很可能激化矛盾,演变成巴尔干各国的大混战,这是各大国竭力避免的结果”

虽然现在的土耳其军队实力不强,土耳其苏丹正在德国顾问,冯&iddot;德&iddot;戈尔茨上尉的帮助下,重新整训军队,因为时日尚短,战斗力形成尚需时间。

很难说德国高层把戈尔茨上尉派遣到土耳其来这一举动,是不是因为预感到了将来的世界大战形势,但是从原时空历史的发展来看,这是一步高明的落子,间接地把奥斯曼土耳其拉上了同盟国的贼船。

“所以,首相先生,这次战争希腊不要被牵涉其中”,君士坦丁陈述道。

听到君士坦丁明确地表示反对参与战争的立场,首相与总参谋长皱着眉头,默不作声。

这显然也是国王的态度。

办公室中安静良久。

“殿下,我们将会视情况的发展,做出符合希腊利益的行动的”,德理雅尼丝含糊地说道。

这种模棱两可地回答,毫无疑问是在敷衍。

君士坦丁心情沉重地走出首相府邸,第一次对希腊的多数派投票这一套制度感到厌倦。

毫无疑问,狂热地鼓吹战争并以此成为首相,德理雅尼丝打算依靠希腊民众的意愿,一条道走到黑了。

对此时的德理雅尼丝来说,和平就意味着被赶下台。

平日里,希腊国民议会中,特里库皮斯是一直占据优势的,他的发展工商业,提高关税,修建基础设施的政策明显更受到欢迎。

失望地回到塔托伊宫,向乔治国王说明了此次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