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近东问题

奥斯曼土耳其的衰弱,但凡是个有点眼光的欧洲政治家,都能看得出来。

自1821年希腊独立战争,奥斯曼的统治者就一直用以夷制夷的法子,不断的游走于欧洲各列强中,让他们相互制衡。

在各国的压力下,不断妥协签下协定,向各国,主要是英法俄,出让利益。

奥斯曼衰弱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克里米亚战争了。

提起这场战争,大部分人的印象就是,这是英法与俄国的一场争霸战争。

鲜为人知的是,原本这场战争主角,应该是俄国与奥斯曼土耳。

克里米亚战争也是第九次俄土战争。

正是因为土耳其实力不济,面对俄国人大军压境,只能想英法求救,结果战争爆发后,奥斯曼土耳其军队竟然成了配角,英法俄三国上百万大军打的如火如荼。

正是因为担心奥斯曼土耳其不是俄国人的对手,让俄国侵吞奥斯曼领土后实力剧增,打破欧洲的势力平衡。

因此英法不惜亲自下场,也要和俄国在黑海之滨血战一场,粉粹其向巴尔干、地中海扩张的意图。

对于19世纪末的欧洲来说,近东问题是一个困扰各国政治家的难题。

(近东、中东、远东是以西欧为中心,描述欧亚大陆的名词,大意是指今东欧、中东、亚洲)

近东问题的本质,就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该怎么办?

奥斯曼土耳其国力越来越来虚弱,已经很难有效控制他原本广袤的领土。

奥斯曼土耳其地跨亚欧非的庞大领土,该怎么瓜分呢?

英国占领了埃及与苏丹,法国割占阿尔及利亚,意大利对利比亚垂涎三尺,奥匈帝国托管了波黑,在1881年柏林会议中,在各国压力下放弃到手的好处的俄国,贪婪的目光盯着奥斯曼土耳其。

但是,奥斯曼土耳其剩下的巴尔干和小亚细亚的领土,仍然面积庞大。

人们通常认为,一个强国的崛起,很可能会引来战争。

但是,一个原本的强国的急剧衰落,对于和平的威胁丝毫不能轻视。

不单单是各大强国对奥斯曼领土有野心,就连巴尔干的原奥斯曼领土独立后的国家,看到近在咫尺的肥肉,也是垂涎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