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获得刚果的可能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英法土耳其一方,俄国在另一方,近百万军队在黑海沿岸大打出手,奥斯曼土耳其的注意力几乎完全为俄国人所吸引,土耳其人无暇顾及希腊。

希腊国内民众看到这种状况,群情激愤,民族主义者高喊收复国土,恢复荣光,就在此时。

当时的国王奥托一世,受到国内的巨大压力,也乐得趁此时机开疆拓土,增强自己在希腊人民心中的威望,动员军队,厉兵秣马,准备加入战争。

结果奥托此举惹得英法大为不满,英法大使联袂而来,严厉斥责奥托国王,派出了舰队在东地中海集结。

迫于英法的巨大的压力,奥托只能妥协,却使得希腊民众严重不满,认为其无能软弱,后来奥托被希腊人废黜。

原历史中,后来的一战,希腊再次上演相似一幕,只是这次的当事人正是君士坦丁自己。

碰到希腊这种一滩烂泥似的情况,就算是个穿越者,一时间君士坦丁也是焦头烂额。

老鼠拉龟,没地方下口呀。

一次无意之间,听到国王乔治说,欧洲探险家们正在非洲南部进行探险活动,而且他还经常赞助一些钱财。

听闻此事的君士坦丁心里一动,这不正是一个破局的好机会么?希腊的糟糕状况短时间内都不会有什么改观,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不如尝试一下国外的机会。

失败了只是损失一些钱财,如果成功了,希腊如能得到一块资源丰富的非洲殖民地,未必不能拽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风潮的尾巴,发展壮大。

当时的世界,几乎已经被瓜分干净,唯有非洲南部,交通不便,处于蛮荒状态,非洲土著生活在部落时代,过于落后,帝国主义国家急需的廉价原料和商品倾销市场,它都不能提供。

只有英法因为殖民活动和海外贸易的需要,在南部非洲建立了几个据点,比如开普敦殖民地。

所以南部非洲内陆地区还有大片空白的无主之地,比如刚果河流域。

那么刚果河那么大水流量的一条河,为什么没有人乘船溯河而上进行商业和探险活动?

原因也很简单,刚果河下游水流平稳,河面宽阔,由非洲西海岸汇入大西洋。但是沿河向内陆航行几十公里(马塔迪附近)左右就会遇到刚果河下游的瀑布区,有一连串的瀑布阻碍人们溯河而上,因此直到十九世纪末,刚果河流域还披着一层神秘面纱,她的真实面貌还是不为人所知。

1816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后,伦敦地理学会对刚果河的入海口已经被发现了三个世纪后,有关这条河的资料还是如此之少,不禁感到十分惊讶,所以委托塔克海军上校,乘坐刚果号帆船负责探查尼日尔河和刚果河是否有联系。

这次探险是个巨大的灾难,他们被瀑布所阻止,只能徒步穿越瀑布区,六十五人的探险队,包含几名专家学者,先后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