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 前因后果

两人正说着话,外面青萝敲门,说是周妈妈送了些茶点来。

傅芸应声让送进来。

周妈妈脸上带着笑,亲手拿着个大托盘,送来两杯茶和三小碟子点心。

放下东西,周妈妈并没有立刻就走,而是站在一旁道:“大姑娘,鲁王之乱那会儿,伯爷带着大家逃往蜀中,这宅子无人看管,后来回京,不成个样子,重新修缮了一遍呢。”

傅芸进门就看出来了,家里大致的格局没变,只是一些细节方面变了不少,包括她从前的闺房,里面的陈设布置还是原来的样子,家什这些却是全换了新的。

秦书瑶也道:“你们家这还算好的,我们那会儿逃出京城,被人骂得凶,直接放了火把宅子都烧了,回京连个落脚的地方也没有,幸好蒋渊救驾有功,皇上赏了些金银,手上有了钱才将原来被烧的宅子重新修葺。”

遇上乱局,武官逃跑相对于文官则显得更为严重。秦家也好,蒋家也好,后来若不是因为宋珩,回京后不可能过得这样风光。

周妈妈叹了一声,“可不是!那乱局啊,保命最要紧,伯爷回京时,手上的钱也不多,宅子要修的地方也多着,后来又传出大姑娘你遇难的消息,伤心的好一阵子,硬是东拼西凑的也要把大姑娘你这闺房恢复到原来的模样,说怕你回来了,没地方住。”

这事秦书瑶也知道一些,“芸娘,那时候你爹听到你在海上遇难的消息,真的是伤心了好些时日,我来看过他两回,每次一提起你,就哭得不自己,说他对不起你,从小到大让你受了不少委屈,心中愧疚难当。”

傅芸这两年与父亲的书信往来不间断,字里行间,能看出父亲对她的关心,却并不知道自己在父亲心目中的份量,甚至在她以往的认知里,认为自己的父亲当初把她嫁进庆国公府,最主要还是为了权势,如今看来,自己还是错了。

当年像父亲一样逃出京城的官员,或者说是投降倒戈站队鲁王的人,几乎没有一个有好下场,唯独她的父亲,官复原职,似乎丝毫未受影响。

由此,不难看出,即使她真的有什么不测,宋珩也会尽自己所能地帮助她的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