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之前他老婆要女儿嫁给六十多岁的刘富户做填房,他反对不得,最后只好帮着女儿逃跑。但心里也是紧张的,万一宋大郎回不来,或者他回来了,却又不要他闺女了,那可怎么好。

现在看见宋河与程二娘一同回来,心里的大石头也落了地。

“你还知道过来,你们宋家是怎么教孩子的,没过门呢就往家里领,欺负我老程没人还是怎么的?”程阿娘用力一抽,宋河也没刻意拦,就让她把手臂抽回去了。她一得了自由,立刻一扭身,又退了两步,一脚已经踏进了院子。

她那话说得大声,院里院外都听见了。

院外有不少看热闹的人,这些到底是程家村的,这会儿肯定跟她一条战线,喷死这宋大郎。

谁知,一句话都没有。

那二三十人安静得像一堆石头。她回头看去,个个都转开视线,当做没看到。

开玩笑,刚才宋河教训人那样他们都看见了。连对远房长辈都不客气,他们这些人还是别触霉头的好。再说了,这程五郎家的婆娘可不是好相与的,这村里谁家跟她没点积怨。

程家阿娘眼看着就孤立无援了,她又去找那俩儿子,可刚才她骂男人时,儿子都躲开了,这会儿天晓得在哪里。

“程伯母,”宋河也走了出来,后头跟着程二娘和程五郎,“我与二娘订亲也有些年头了,今天来程家村,就是想跟二老商量下这成亲的事。”

“你们要成亲了?”程五郎一听,激动得很,“什么时候啊?”

“大约在下月十四。”程二娘道。

“我们还没同意,怎能这样草率。”程阿娘立刻道,“我闺女养这么大,你家才送来两石麦子就要娶走,哪那么便宜的事。”

宋大郎和程二娘初订亲时,她觉着宋大郎还算壮实,当时也确实没个像样的人提亲,便允了。宋寡妇送了一石麦子来作为彩礼,可成亲前,宋大郎便被征走当了兵。

她家离相河村远,但听来来往往的小贩说,宋家现在可发达了。前些日子还卖了好些今年刚收的谷子,他家的粟米地收成是别人家的五倍,那些可留种的谷子都被抢疯了,足足卖到四贯钱一石呢。

刘富户那的事算是吹了,良田拿不到,拿些上好的粟种也是好的。

这宋大郎着急娶她闺女,必得开口多要些。

程阿娘刚要开口再说,宋河却抢先接了茬:“那当然不能,原先我家困难,才委屈了二娘,这不给您又补了十石粟米来。”

十石粟米哇。

院外的村民面面相觑,只恨自己家里没有个与宋家儿郎情根深种的闺女。

一般来讲,一亩地能产一石粟米,十石可就是十亩地的产量了。这些年壮劳力稀罕,家家户户的地都种不满,遇上喜事能给个一石半石的粟米已经很好了,这一出手就是十石粟米,可真是豪气。

程阿娘一听,眼睛也亮了。

宋家运粮的板车就在院外,她快步过去,当着乡邻的面掀开上面盖的草帘。

“全都脱好壳了。”

“这分量可够足的,宋家实在厚道。”

上次拍卖粟种,宋菽也接受用普通粟米兑换,所以现在宋家堆了许许多多的粟米,分量远超过他们自家收的。这回来谈成亲的事,便带了十石过来。就算程家不厚道,为了程二娘的面子,这彩礼不能少。

乡邻一片赞叹,程家阿娘却傻了。

这脱了壳的粟米,是发不了芽,留不了种的。她想要的是宋家地里出的高产粟米种,哪是这种纯粹用来吃的货色?

程家阿娘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她对这彩礼无比不满,却一句也说不着。

十石粟米,这换了任何一家农户都会乐得眉开眼笑得嫁女儿。可她想要的却不止这些,她本该有五亩良田,全被那不懂事的闺女给搅黄了。

锋利的目光射向程二娘,被宋河有意无意地挡了去。

“程家村离相河村太远,我也舍不得二娘成婚那日来回奔波。我们商量过了,借村长家的房一用,花轿从那里出发,所以今日来也是想问伯父的意思,到时可否去相河村小住两日,也好有长辈送二娘出嫁。”宋河说。

这事情他们思量了许久,如果让程二娘回家待嫁,于礼最合,却不知她那阿娘和兄弟又要给她什么委屈受,宋河是新郎官,又不能整日来陪着,实在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