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第125章

潘敬认真拍戏,有时候晚上需要处理冯邑发来的公司事务。

最近公司要扩大规模,冯邑和其他高层经过商议,觉得可以吸纳一些歌手进来,写了一份申请,让潘敬看看。

歌手圈子,潘敬不太了解。

但是可以尝试一下。

潘敬同意了,但也提醒了他们签约音乐人的时候,一定要进行背调,有前科的,坚决不要。

公司越来越大了,人员也变多,要维持好的环境,只能增加准入门槛和日常监管。

冯邑现在作为公司的副总在圈内也有了名气,被小艺人们尊称为“邑哥”。

他心情挺复杂,毕竟上学时也没想到,自己是用这种方式在圈内发展的。

公司的数据维护人员在网站上更新了招聘音乐人的启事,收到了很多简历。

人力筛选过后,再提交给冯邑他们。

简历关结束后,还有面试。

这几道下来,果然筛掉了一些不合适的。

能自己处理的事,冯邑就没告诉潘敬,毕竟她那边也不容易。

潘敬在村里拍戏确实艰难。

这里的河流早就干涸,只有一口井。

一口井,全剧组一起用。

刚开始,导演还从外面运来了一车矿泉水。

毕竟,女演员吗,确实娇气。

甚至有些女明星洗澡都要用固定品牌的纯净水。导演就先做好了准备,万一潘敬也有一些类似的要求怎么办?

但是潘敬并不介意。

她和大家一样,用井水洗漱,洗衣服,然后矿泉水分给全剧组,一起喝。

不拍戏的时候,她就素面朝天,和其他人一起蹲在井边,洗一些不能用洗衣机的衣服。

一边洗衣服,还一边聊天。

有些演员没受过这种委屈,但是连导演和主演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他们也不好意思把所有的事都安排给助理了。

这里荒僻,组里有两个厨师,只做大锅饭。任何人都没有特权。

晚上睡在土炕上,不愿意睡的,自己去买床,看店家给不给送到这地方来。

最后,不满意的那些人只能在土炕上多铺了几床被子。

刚开始,还有些人闹过,觉得日子太难受。

但是导演严厉地训斥,再加上潘敬和其他人温声细语的劝慰,也就安稳了下来。

日子久了,他们都有些习惯了。

中午能多得了两块肉,都能高兴好大一会儿。

等到村里的戏结束,他们到了县城里,再次过上现代化的生活,一时之间都幸福到无法控制情绪。

有个演员小声问另一个:“你说,我们是不是被剧组pua了?”

他们俩打开了手机,想看看职场pua的手段。

然后搜到了一些信息。

“不停地拿你跟其他优秀员工做对比,给你制造心理落差”。

“交给你超负荷的工作量,远超过八小时的工作时间”。

他们两个沉默了。

“你们看看潘敬啊!看她是怎么演的啊。”

“晚上的台词预演,你今天表现不好,必须来。”

这都是导演说的话,已经完美对上了。

他们愤慨起来,想说些什么。

但是楼下有人喊:“吃饭了!”

他们迅速往下跑:“给我留点!”完全忘记了刚刚还在想的事情。

一切都成了习惯。

县城门口有一个大城楼,很有年代感,这也是导演选择这儿取景的原因。

导演和潘敬解释过,钟楼在这个片子里是一个意象。

女主角嫁人后,来到县城,最先见到的就是城楼,后来,她的第二任丈夫被挂在了城楼上,象征她这辈子的爱情欢欣都已结束。

很多时候,观众只看这部片子好不好看,没有意识到有意象的存在。但意象已经在默默影响着观众的情感。

就像这个城楼,见证了女主角的喜悦和悲怆,在后续剧情里,只要它出现,场景基调就已确定,直接贯穿观众记忆。

潘敬要做的,就是在出嫁和看到丈夫去世这两幕里,把情感展示得淋漓尽致。

在县城拍的第一场就是女主角坐着花轿到了县城这一幕。

她偷偷掀起花轿的帘子,看到自己进了城门,幻想着自己以后的美好生活。

然后在杂货铺门口,男主角掀开轿帘,小夫妻对视而笑。

潘敬的情绪很到位,在城楼下掀轿帘,目光憧憬,脸上带着强忍着的笑意。

然后,她拉上帘子,思考下一步怎么演。

她不知道两情相悦的演法,因为她没有相悦过。

但即使这样,她上一世也接过爱情戏,还被评论为“眼睛里都是爱慕。”

很简单,眼睛微微弯起来,眼神专注一些,嘴角带着笑,看起来就是爱了。

潘敬还专门对着镜子练习过,怎么样才能看起来更深情。

所以当男演员谷年掀开帘子时,面对的就是潘敬精挑细选、勤学苦练的深情。

他的心脏一下子停了一拍。

他看着她,情不自禁地绽出一个笑来,心脏终于恢复了跳动。

导演大声喊:“卡!”

“今天谷年很不错!演的到位,情绪保持住!”

一群人散去,布置下一个场景。

谷年站在原地,回味刚才的场景。

助理跑过来:“年哥,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