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第119章

潘敬的戏份成了剧组的表演课。

她的镜头一开始,小演员们就自发地守在周围,还有些拿着笔记本和笔,随时记录。不时地还感叹两句:“这个情绪敬姐是这样表现的啊,我没想到……”

也有些拿着手机拍摄,被冯邑挨个叮嘱:“不能发出去,只能自己看。”

大家都乖乖承诺不会发出去的。

有些人忽然意识到,敬姐自己去混圈,其实比培养他们更容易……

这个想法,让他们有些羞愧。

如果敬姐自己混圈,还没了这群小拖累,估计如鱼得水。

但她搁置了自己的天赋,选择了为他们付出,讨资源。

他们明白了这家公司名字的含义。

守护星娱乐有限公司啊。

敬姐应该是真的想让他们都当小明星,而她就好好守护着他们。

那就只能更努力了,不让她的努力白费。

潘敬完成了自己的拍摄任务,好好的过了一把瘾。她非常喜欢这种有层次的角色,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

但拍完之后,她要履行自己作为老板的义务了。

这部剧是要努力上星的。

这是早就说好的目标,演员们也知道这件事,所以态度非常认真。

就像卫家望,他之前去别的剧组拍戏,态度也认真,可没有这么竭尽全力。

这次,他耗尽了心力,所以压力极大。

宛凝也是,潘敬和朴信全程盯着,不出一点差错,务必让每个演员都贴合角色。

跟着这部剧,他们几乎是作为另一个人,又活了一遍。

潘敬看了成片,觉得每一集都能拎出来反复观看,愿意深挖的话,也有小细节当彩蛋。

毕竟,演员大多是自己人,片酬上没花多少。所以和同样的成本的其他电视剧相比,他们的制作很明显精良了很多。

为了钱和名气,潘敬愿意让艺人们去别的剧组拍戏,保持热度。

但自己公司出品的剧,一定要好看!能力足够的情况下,除了好看,还要有内核。

这才是演艺行业应该做的事情。

演艺行业应该做出来人民想看、爱看的东西,而不是用各种人设和花边新闻来吸引眼球。

现在有些路走歪了,但潘敬想回到最初的那条路上。

上星势在必行。

虽然视频网站能给出不亚于电视台的价格。但如果能上星,在省级或者更高等级的电视台播放的话,受众就更多了。

这对于演员来说,也是好处很多。毕竟,网剧演员和上星剧演员之间差了几个等级。演过上星剧,就是社会认可度的提升,几乎能奠定在圈内的位置。

潘敬把材料打包,送去审查。

同时,她也为下一步的各大卫视的收购做准备,毕竟,通过审查后,如果没有电视台愿意买,也是没办法播出的。

有人曾开玩笑说,几十个电视台采购部领导直接决定了全国电视剧的走向,其实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每个月都有很多电视剧想上星,卫视的采购部面临着很多选择。有些触及红线的,或者内容合适,但演员名气不够的,还有些是各项都还可以,但关系不到位的,其实都没办法播出,甚至购而不播,永久地被积压了。

毕竟演员和娱乐公司那么多,能活得光鲜的却只有那几个。

这些事就是潘敬要处理的了。

她的小演员们只管拍好戏就够了。

这部电视剧的题材没问题,导演和演员的名气都还不错,剩下的事情不算难做。

潘敬打着向之乾的名头,约了几个相关人物,她一个女孩,现在还没什么话语权,不好出头。求人办事的商务场合,容易惹麻烦。就算说是老板,也可能被暧昧地认为是特殊行业的从业者。

最后,她让冯邑挂着公司副总的名头代替了。

礼物和礼节都很到位,冯邑已经有经验和不同身份的人打交道了,相谈甚欢。

审查结束后不久,他们就被一个颇有名气的电视台收购了,播放时间定在两个月后。

但是播放时段不太好,是在晚间的十点多开始播出。

也就是说,电视剧正好接档黄金时间的热播剧。

一般情况下,观众们看过八点多到十点的黄金时段热播剧后,会有些疲劳,开始准备洗澡睡觉,这个时段的收视率会降低很多。

但上星这件事情,让公司里的大家已经足够开心了,并没有去纠结播出时间。

开播前,大家都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认真进行了宣传,然后,他们小小地庆祝了一下。

潘敬让财务拨了一些钱,让各个部门买了些吃的喝的,大家一起乐呵乐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