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第八十六章

这一个暑假过得兵荒马乱。

临近开学时,潘敬和顾隽疯狂补作业。

顾隽没什么底线,直接拿着张红娟的作业抄。

潘敬心里过不去,但是又实在写不完。

张红娟拿着笔指指划划:“做我画圈的题就行,其他的都是重复的知识点,可以直接看我的。”

潘敬奋笔疾书,抽空抬头感动地说:“红娟,有你真是太好了。”

张红娟温柔地帮潘敬的作业翻了个页。

顾隽抄着作业也说:“红娟,有你真是太好了。”

张红娟凉凉的眼神甩给他:“别考不及格,给我们丢人。”

顾隽瘪了瘪嘴,委委屈屈不说话。

他们现在在潘敬家里。

隋汉和齐鱼结婚后,在书房里住了一段时间,已经去国外了。

钱奶奶和隋爷爷这个假期也不容易,先是给儿子操办了婚礼,又忙着在儿子儿媳出发前,采买了很多东西。

好不容易儿子儿媳离开了,他们又听敬敬说了小雪花福利院那边的事。

虽然没有什么钱,但老两口也尽量出了力。

跟着秦是明和程良的车,去了好几趟福利院,帮孩子们洗洗衣服、整理整理房间什么的。

甚至,钱奶奶还教那边的孩子拳脚功夫,虽然孩子们都没怎么学会,但是很新奇,玩得非常高兴。

后来,福利院踏上了正规,程婆婆和拾荒婆婆长期住在了那里,钱奶奶就安心了,在家里照顾潘敬。

现在,潘敬、张红娟和顾隽在书房里写作业。

钱奶奶在厨房做饭。

过了一会儿,钱奶奶端来了三杯水。

孩子学习呢,钱奶奶走路很安静,小心翼翼的,生怕打扰。

不过,放好水杯后,她看到了孩子们身边,每人一本“暑假快乐”。

钱奶奶有些好奇,小时候,隋汉没写过这样的作业。

她还没退休时,在学校当体育老师,学校里也没有这个。

之前钱奶奶从不碰潘敬的书本,怕给她弄乱,指导敬敬作业是隋爷爷的事,所以钱奶奶从来没见过这种大本子。

她忍不住问:“这个暑假快乐也是作业吗?”

潘敬点头:“是啊,里面每个科目的作业都有。”

这挺奇怪的。

钱奶奶打开张红娟的暑假快乐翻了翻,确实,里面语数外都有。

“每个学生都有这个吗?”钱奶奶问。

“是啊。”张红娟回答:“这个是放假前发的,开学第一天就得交上去。”

“老师会检查吗?”钱奶奶追究到底。

“检查的。”顾隽苦着脸说:“我还没写完,得赶紧写。我感觉老师不会认真检查写的怎么样,但是每次班主任都先收上去,看看写没写完。”

“哦……”钱奶奶若有所思地应了一声。

然后,她端着托盘,往门外走。临出门前,再次确认:“如果没写,班主任会罚站吗?”

“不一定,看情况吧。”顾隽想了想:“也可能写检讨。”

钱奶奶放了心,有了一个小小的计划。

这几天,仍然有好消息传来。

隋汉到了国外不久,就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说自己和国外项目组的同事说了一下小雪花福利院的事情。

同事们挺感兴趣的,还有些同事转告了自己的亲戚朋友。

现在有挺多人向隋汉表达了想收养个残疾儿童的意愿,希望隋汉给他们一个福利院的联系方式。

这些人里,有些是同性婚姻,有些是不孕症患者,但是大多数都是家中已经有了几个孩子,但是觉得自己有能力再抚养一个。

这是好事。

潘敬把这根线搭给宋城杨。

两边就对接了起来。

听说不久后,隋汉那边的人,会组织一个跨国旅游团,一起来旅个游,但是主要目的还是来小雪花福利院,带走有缘分的孩子。

宋城杨向隋汉表示了感谢:“我们这里这几年只被收养了一个孩子。”这说的是那个治好肿瘤、还整了容的男孩。

“因为孩子们大多是女孩,并且全部身体有残疾,所以就算有收养意愿的人来了,看到了孩子们的身体情况,就放弃了。”

隋汉没有收下他的感谢:“我没有做什么,只是把消息告诉他们而已。他们愿意去收养,说明他们是有爱心的人。但是,有爱心不代表是合适的。”

隋汉叮嘱了宋城杨一句:“你们一定要好好审核,给孩子们一个安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