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六章

潘敬这几天很是忙碌。

这点兰姐深有感触。

以前的敬敬总是乖乖巧巧呆在警局里。虽然接待苦苦等着孩子线索的家长们,是件很心酸的事情。

但是兰姐中午和小姑娘吃顿饭,心情去就能好上一些。

可是,这两天的中午,小姑娘根本看不到影子哦。

兰姐感到忧伤。

终于在一个下午抓到了单独坐公交回来的潘敬。

小丫头骄傲地说:“我和朋友在一起呢。”

兰姐问她:“你的朋友在哪里啊?”

潘敬回答:“他在御海园。”

兰姐又问:“那你们玩什么啊?”

潘敬想了想:“我们骑他的车车。”

兰姐:哦,认识了住在御海园的小朋友,一起开开心心玩玩具车。倒也没什么问题。

潘敬:天天在御海园门口等老王,坐着老王的废品车,辛辛苦苦收一天废品。

小朋友自然是要和小朋友一起玩的。兰姐又叮嘱了几句,便放心了。毕竟一个能割了人贩子耳朵的小英雄,能有个同龄朋友也不容易。

老王着实是个脾气很好的老头。

经过相处,潘敬也看出来了,因为生活环境的单一,老王的思维很直线。他不是个傻子,却又像个傻子,完全没什么多余的心眼子。

潘敬很难描述老王的状态,最后艰难做了定义:傻子和老实人的临界态。

但是和老王相处,真是是一件让人很轻松的事情。

他真诚地面对所有人。潘敬虽然扮演着小孩,却得到了成年人的待遇。

但这也导致了老王最终的悲剧。

一个假宝石而已。

只是恐吓而已。

他就信了,然后用命填上了那个廉价宝石的价值。

毕竟,一条命呢。

这也导致了王旷的直接崩溃。

他的父亲,他想一心一意好好赡养的父亲,为了个假货,草率地牺牲了生命。

而事情的起源,那两个赌气的婆媳,在老王死后,家里抱头痛哭,竟然奇迹般地消融了分歧,成为了能够彼此谅解的亲人。

王旷想不明白。

这好像是个小时候老王给他从垃圾桶里捡回来的童话书上写的故事。

大团圆,每个人都开开心心,坏人也洗心革面,获得了幸福。

然而,老王不配出现在这样的童话里。

王旷是个聪明孩子,总能解开每一道题目。

一个问题,如果用一个解法解不开,那就用其他的方法。

善良的王旷有善良的解法,但是失去了父亲的王旷,自然也有恶毒的解法。

他是个保安,假意在家中休息几天后,便又来上班了。

他说:“我想赚钱给父亲买个好的墓碑。”

有人想捐钱。他仍然婉拒了。

然后,他前无声息地关断了八号楼的消防龙头。

然后从垃圾站偷来了用来焚烧的燃烧剂。

在一个深夜,他在三楼的婆媳一家人的大门上,插上了一根铁丝。这样,门就开不了了。

御海园的窗户都是封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