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雷哲闻言脸色一变, 逼近塞西利亚莱斯特“恢复所有记忆尤利塞斯的化身又是怎么回事”

塞西利亚直直地看着雷哲“放开我。就像你说的,尤利塞斯是自由的, 既然我现在无法带走他, 只能等待他成年,继续隐瞒下去也没有意义。我会告诉把一切都告诉你, 到时候你便知道,你们俩之间的这种感情,毫无意义。”

雷哲深深地看了一眼塞西利亚,解除了念动力, 几人在方形的会议桌前落座,雷哲坐在主位,尤金、雷蒙德、巴里依次坐在他的左手边, 而塞西利亚则独自坐在他右手边,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方。

落座后, 塞西利亚沉默了许久,就在雷哲忍不住催促他前,他突然抬头看着尤金,带着深深的歉意, 和那位投影中年迈的晨曦精灵一样, 请求他的原谅“请原谅我们, 尤利塞斯我们也是逼不得已。”

“精灵族节节败退,眼看人族便要突破最后的防线人族在战场上丝毫不遵守默认的行星保护法, 对于久攻不下的行星直接动用禁咒武器, 摧毁行星。我们想要守护尤利塞斯, 但在他们的进攻下毫无抵抗力已经退休的前十二祭司团的各位祭司,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将尤利塞斯的意识从行星中分离出来,塞进了一具十岁的深渊精灵体内”

行星有意识雷哲瞬间想起了地球早期曾被气象学家广泛拥护的盖亚假说。

在盖亚假说里,认为地球是一个活着的生命体,具有自我调节和正负反馈机制,而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则共同组成了盖亚意志,协同合作帮助地球协调自身,繁荣共进。而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地球启动正负反馈机制,控制生物对地球造成的不良影响。

虽然后来这一假说被抛弃,但因此而诞生的各种文学作品屡见不鲜。而盖亚假说之所以衰落,还是因为另一种环保概念的诞生。在这个概念里,无论是人类还是生物都不过是寄生在地球上,无论是毁灭还是繁荣,唯有地球永恒不变。所谓的拯救环境拯救地球,其实是要拯救人类自己,因为生物圈的崩溃,唯一遭受恶果的只有人类,而行星则会遵守宇宙法则,自转不停,公转不休。

这古老的,带点唯心主义色彩的假说,在这个高魔宇宙里居然成了真雷哲委实无法相信这么离谱的话,提出了异议“如果行星都有意识,为什么没有任何相关典籍总不可能只有精灵族的行星有意识,其他星球就是木头疙瘩开不了窍吧还有这个意识从何而来”

塞西利亚冷哼一声,神情中带着莫名的得意与鄙视“行星意识从何而来自然是从魔力之源中产生。魔力其实就是行星的生命力,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它会蕴育生命。而在行星上产生的生命,以魔力回路与行星相连接,这便是天然的沟通通道。不过相较于行星意识,我们的意识过于渺小,行星通常不会注意到我们的存在。而且大多数行星意识都处于蒙昧阶段,难以沟通。”

“但是尤利塞斯不一样,她他所蕴育的我们也得天独厚。晨曦精灵天生魔池深厚,而我们深渊精灵则魔力回路发达,在早期探索魔力的阶段,我们便隐约感觉到了尤利塞斯的存在。不过那个时候他和其他行星意识一样,根本注意不到我们,直到十万年前,他才第一次回应了我们的祭祀。自那以后,我们精灵族便和尤利塞斯建立起了非常深刻的联系,他会在灾难来临前发出警示,而我们帮助他协调星球环境,从不过度消费行星资源,与自然和谐相处。”

“虽然也因此我们种族的发展非常缓慢,但寿命漫长的我们并不介意放缓脚步,只希望能在尤利塞斯的庇佑下共同繁荣成长。直到遇见海王星号,我们才意识到尤利塞斯给我们的恩赐不仅仅是天赋与寿命,还有取之不竭的能源。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尝试着离开尤利塞斯,探索更为广阔的宇宙。”

“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有些行星也意识初开,但想要沟通他们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而且在这些行星中,也有个体差异,大多数意识沉静,鲜少有如同尤利塞斯这样活泼的。”

“直到我们寻找到那个和人族共同发现的星球,”说到这,塞西利亚顿时有些咬牙切齿,“我们精灵族早就发现了那个行星,之所以一直没有开发,原因就是因为发现了这颗行星的与众不同。我们先后派了不少人去那颗行星探查,就连祭司团的成员都去了好几次,最终才确定这一点。原本我们是想将那颗行星作为第二家园,已经做好了花费漫长时间唤醒行星意识的准备”

“第二家园难道精灵族探索宇宙那么多年,没有殖民星球吗”雷哲问道。

塞西利亚没想到雷哲这么敏锐,又看看坐在他身边的尤金,咬了咬牙把精灵族最大的秘密和盘托出“殖民星球是有,但只是开发资源,那些星球上只有负责守卫的骑士团与负责开发的人员,并不会移民。精灵族的繁衍只能在尤利塞斯,如果在其他星球繁衍,每多繁衍一代,天赋便会下降一阶。要不了几代,我们就将彻底沦落,与其他种族毫无二致。”

“只有如同尤利塞斯这样具有活泼意识的行星,才会赋予精灵族傲人的天赋在我们失去尤利塞斯之前,所有的精灵出生后都能觉醒天赋并晋升低级职阶,一半的族人能在日后晋升中级职阶,三成以上的族人能在三百岁之前晋升高级职阶。可是现在一千年过去了,新生的精灵能力陡降,最近出生的婴儿甚至开始出现没能继承父母魔池的存在,这对于我们精灵族完全是无法想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