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夫郎在异世 後来者 2005 字 3个月前

汉子不会说着花言巧语,只知道周老爷是好人,尽做好事。他回报的方式唯有更加卖力的宣传。

“走一走瞧一瞧哎,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周誉书斋今日开业……”

程平一口气跑到周誉书斋门前,抬头看见匾额上的四个大字愣了愣,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

叹道:“风骨尚可然笔锋稚嫩,可惜了这一手好字。”

他却不知这四个字乃是出自一个九岁孩童之手。

书斋外面建的古色古香,十分儒雅,甚是符合读书人的雅致,即便是不识字的,一看见这种风格便知道这是一家书斋。

书斋外矗立一个木板,木板上贴着一张特别大的纸,读书人凑上去看,上面写的是书斋简介。开头便是书斋建于哪里,又简单介绍了因何而建。概因书斋掌柜之子乃是名读书人,深知读书之艰辛,更懂读书之穷苦,感念同窗读不起书,因而劝其父建座书斋,为天下读书人传播知识,为皇朝贡献人才。其父听后深有感触,遂应之,并以其子之名命名为周誉书斋。使天下读书人明晓周誉之善心,牵挂所有皇朝之同窗。

程平读后不禁泪目,“周誉才是天下读书人之楷模,学子之典范。换个旁的,得此珍典必要藏着掖着,自行参透,好在科举中一举压过同门。而这位周誉却心系天下,自己功名利禄无所谓,真正叫天下读书人都能长知识才是根本。此等才当大材,出世必然是皇朝之福,百姓之福。如若有机会真想结交一番,与这等人结交才能宽广胸襟,扩展眼界。”

程平感叹番,踏进周誉书斋,一进书斋就发现整个书斋里静悄悄的仿佛针落可闻,然而当他四下看去,却发现书斋里并不是空荡无人,相反聚集了许多读书人,可竟没有一人大声喧哗或者小声讨论,都是默默读书,或者低头奋笔疾书。

再看,发现周誉书斋和别的书斋不同,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上书墨阁,里面是成排的书架子,书被规规矩矩一排排码得整整齐齐,一共大约有六个书架。通往书阁的路却被一道可以看见里面的低矮栅栏门给封住了,只有书斋伙计才可以进去。

而墨阁左侧是习厅,习厅里整齐摆放了数十张木制桌椅,有单人桌双人桌,也有数人的大桌。客人可以取了书在这里习读学习或者誊写。

这种环境可要比许多读书人家里环境还优雅清净,真不愧说是读书人的殿堂,档次称谓,一点不为过。

此时,一伙计迎上来,他穿着周誉书斋特制的工作服,上面还绣有书斋的名字很好辨认。

他微笑着引着程平来到墨阁前的小桌子旁,桌边还坐了一个伙计。

他过来,另一个伙计将几张纸给他,他接过来一看,竟是书斋所有书籍的目录。不过每本书后都有一串奇怪的符号,他看不懂什么意思,大致能猜到是书斋做的编号,用于管理书籍方便查找。

程平认真看了看,发现竟然都是读书人用得上的书籍,像画本子之流真是少之又少。这里面几乎有一大半都是他迫切想要立刻就能读到的。经过万分纠结他才选中一本,指给伙计看。

伙计接过一看,笑着非常轻声道:“你上三楼,这本书在三楼,你直接找三楼墨侍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