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3章 天目村

因为向这样的村落,基本上一到下午四五点都不会有人进山出山,毕竟在这个年代,在这样的大山村落里,人们出山代步的工具除了自行车,架子车,拖拉机,就基本上要靠腿了。

车子在桥面微微的晃荡里驶过石板桥,蒙学栋画得地图的线条到了这里就戛然而止,下面的位置赵长安就得靠嘴来问。

‘采草药的老李头’,这是蒙学栋师父的名字,或者更准确一点的来说,应该是一个不太尊敬的外号。

因为这个两千多人的大村镇里面,有很多采草药的人,为了害怕出现歧义,蒙学栋又让赵长安加了一句,‘就是那个脾气臭倔臭倔,脾气还大的老李头,他还有一个姑娘,脾气也不是怎么好。’

蒙学栋的话里面听着虽然像是在给赵长安准确锚定人物,可他总觉得是在委婉的告诉他自己师父的家庭情况。

就是屋里有两头倔驴子!

当地人的方言很重,赵长安一路问了好几个年轻人和小孩子,才来到最西边村落的边缘,一座壁立悬崖下面的茅草屋。

几间茅草屋,一个有点大的铺着青砖的院子,茅草屋后面不远,就是一座三四百米高的悬崖,在夕阳还能照到河东面的群山的光线反射回来里,赵长安可以看到这个悬崖上面,裸着大片大片的平滑巨岩。

这个地方就显得有点孤僻了,距离别的最近的村民的房子也有一百多米,虽然现在才是春天,然后四周那些疯狂滋长的杂草乱树,几乎把这里围成了一座单独的荒岛。

赵长安注意到在茅草屋东边两百米的地方,也就是民居村落那里,竖着一座高大的信号塔,他拿着手机看了一眼,信号满格。

这就有点意思了。

在这个年代,手机还属于很奢侈的东西,而且通话费用更是高得离谱,打电话和接电话都要钱,双向收费,一分钟少说也有六七毛钱,要是漫游那就更贵了,都是一块钱起步。

在苏南浙北很多平原地区都没有实现信号覆盖,然而在这里居然有一个信号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