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许鲸顺手一指,“就在那边,我们碰巧遇上了一连片的草药,你们想去的话,白天我们一起组织去碰碰运气吧?”

两人寒暄完,在营地舀水洗完手,回去睡觉去了。经过这么一番活动,许鲸的失眠不药而愈,不一会儿就滚到了齐云至怀中睡得香甜。

许鲸他们这一番活动让使得大家很快就转变了思路,大家也不追求打什么猎,全都一门心思上山挖山珍去了。

许鲸对这事有经验,他建议大家先去挖一挖冬笋。

冬天冬笋长得正好,这么多年没人上山来挖,竹林又深又密,多挖几次挖出经验来后,他们一挖一个准,不一会儿,人人的背包都有了冬笋。

除冬笋外,冬天还有些野果,山栗子、芜梅子、大山柰、柿子,这些野果味道不一定好到哪里去,摘来也不能立即吃,还得等拿回去检测,大家却都兴致勃。

许鲸也没料到打猎活动变成了采集活动,不过大伙玩的开心,他们的目的也算达到了。

一次活动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也让大家放松了些。今年过年没有亲人在身边,临时实验基地依旧很热闹,大伙都表达了跟着许鲸干的决心。

过完春节,大家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实验当中。

包括仁源生活区的一干农人也是,他们第一次在野外种抗W射线稻种,水稻没有收获之前,谁也不知道这一茬水稻种得怎么样。

农民靠田吃饭,大家都不敢把希望全压在这些水稻,因此除了要种这些水稻之外,大家还要去生产基地种别的粮食作物。

这么一来,等于谁家都额外种了几亩田,自然不能像往年那么悠闲。

年一过,大家就开始在野外修沟渠,确保水利设施能正常运行。水稻很需水,如果水利弄的不好,产量会大大降低,甚至可能颗粒无收。

许鲸知道事情的轻重,带领一干研究员一起去修沟渠。他们还重新规划了水渠的流向,确保每一亩试验田都不会缺水。

挖沟渠这种事又苦又累,齐云至看不过眼,让许鲸向上面打报告,然后立刻专门拨了一帮兵过来一起帮忙。

许鲸他们这个研究基地本就隶属于军方,齐云至又正处于大领导的职位上,派人派得很顺利。有这一帮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帮忙,原定一个月的工期,短短两周之内就完成了。

许鲸感激人家,不好直接给他们钱,于是特地偷偷从随身灵田里换了一批米和蔬菜出来,力图让他们吃好一点。

这一段时间,他们的伙食水平直线上升,不少兵哥哥直言,当兵这么久,还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饭菜。就算为了这顿饭,来这里干活都值了。

吃得好,大家干得自然更卖力,工程完成得又快又好,长江中下游综合服务中心那边派来的专家都挑不出毛病来。

第154章 打算

工程干完, 又到仁源生活区一年一度的沐神庙日。

沐神庙日在正月十五,许鲸以前生活在仁源生活区的时候参加过,时隔多年,没想到还能再次参加这样盛大的节日。

上一次参加仁源生活区沐神庙日的时候,他的地位也不低,不过那时他只是半大孩子, 就算受人尊敬,尊敬得也有限。现在不同, 他不仅有着不错的地位, 还给仁源生活区的人们带来巨大的利益,人人都从心底里尊敬他。

以梁成显为代表的村民特地邀请许鲸和一干科研员及帮他们挖水渠的官兵参加他们的沐神庙日,也有听说仁源生活区沐神庙日盛况的旅客过来旅游, 现场人熙熙攘攘, 十分热闹。

旅客们参加沐神庙日通通要收费, 许鲸他们则不用。

为了确保邀请成功, 梁成显他们特地提早两天跟许鲸约好,让他们那些科研员和官兵们一个都不能少。梁成显他们直道, 已经提前备下了酒菜, 要是他们不过来吃,很多菜就浪费了。

许鲸不愿意占他们便宜, 笑眯眯地出钱买了五头猪, 一头牛过来, 算是出的份子。

梁成显他们拗不过许鲸, 最终收下, 只不过每家出的东西越发多,山珍海味,干货鲜货应有尽有。他们还请了十里八乡的宴席厨师过来,依照传统,满满地做了近千份菜。

近十年来,仁源生活区还没有举办过这么隆重的庙日,来旅游的旅人纷纷感叹又眼福又有口福。

许鲸和齐云至再次被拉着坐了上座,正式庙日这一日,到处都是爆竹硝烟的味道,无数穿着传统服饰,戴着面具的壮年男女们来来往往,隆重又神秘。

大坛大坛的酒放在旁边,有婶子专门倒酒,每人倒一大碗,清澈的酒液四溅,酒香混着菜香,带来浓浓的节日气氛。

别人桌上都是劝酒,到了许鲸这里,桌上一干老人却让他们少喝点,“小禾,你年纪还小,又是搞科研的,喝不了就别喝那么多,意思一下就行了,我们不拼酒。”

“对对对,酒喝多了也伤身,你稍微喝两口,尝一尝就行。我们新时代新风尚,不搞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