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是亲兄弟,我以前帮了他个忙,他就把我带过来这边生活。”许鲸埋头说道:“我在我家的安排下,很早就开始接触农田,大概五六岁吧,就去田里干活了。”

“那也挺辛苦。”研究人员若有所思,“不过你的异能是真的高,是不是因为从小接触植物,又无意识地运用异能去种田,异能很早就得到开发,所以你异能基础好,进步快?”

许鲸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应该不是吧?毕竟乡下的少年有很多,也不乏生活在乡下的木系异能者,他们一样从小就要挑柴割草忙活田里的事情,也没有数据表明他们的异能就特别高啊。”

“这也是,可惜我研究农业,不研究异能,要不然我还真可以就你的现象研究一番,说不定一篇论文就出来了。”

这年头论文不好写,很多领域都被人研究透了,反反复复去看也找不出什么新意。可惜论文又不能不写,评级升职都得靠它。

研究人员惆怅的叹了口气,没心思打嘴仗了,老老实实去干自己地里的活。

他们不同于许鲸,许鲸只是兼职,没什么学术压力和生活压力,要是没什么成果,也没人说他,但他们不行,没成果可能就要面临着滚蛋的危机了。

军方的研究基地是一个好地方,福利好,工资高,晋升途径多,在这里还特别能学到东西。就算以后不在这里做了,有这个履历在,去哪里找工作都很方便。

这种好地方的竞争压力也特别大,全国的研究人员都盯着这一块香饽饽,要是没有成果,死皮赖脸想留下来也很难。因为压力过大,研究人员们头发一把一把掉,有许多研究人员的脑袋都秃了,一露出来就是个瓦光锃亮的大灯泡。

在这里,努力没有多大用,最主要的是天赋。比如许鲸,大学还没考上,在研究基地就已经基本上站稳了脚跟,只要他自己愿意,估计以后留下来的可能性非常高。

同基地的研究人员不是不羡慕嫉妒,不过跟这么一个小那么多岁的小孩子计较也没什么意思,大家看到他顶多警醒一点,不再打嘴炮,老老实实地干自己的活,争取早日出成果,到时就算留不下来,也去别的地方找个好位置。

研究基地的领导好说话,从来不安排超出许鲸能力的任务,也没给过他压力。许鲸两辈子加起来都没在这种级别的研究基地混过,自然不知道这里的科研压力,他只觉得过来玩得挺开心。

在这里,许鲸有一种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感觉。

七月初,许鲸进入随身灵田看到稻谷全黄了,一穗一穗压弯了稻杆,赶忙安排割稻。

他去年为做实验种了一亩水稻,种子来自守望号。所有的水稻都由他精心种植,肥水恰到好处,许鲸收割后拉到山上阴干,又在守望号上挂了委托,找人碾好米。

那批大米的品质非常优秀,米饭清香,粒粒分明却又带着粘性,一口咬下去,满满都是米饭那种天然的味道。许鲸吃这种米饭,不用夹菜也能一口气吃三碗。

吃过这种米饭之后,许鲸对普通的稻米就有些看不上了,于是今年他又多租了一亩地,专门用来种水稻。

水稻好吃,他侍弄得精心,今年的水稻比去年的长得还好一些。一粒粒稻米很大,黄澄澄的,远望去就能让人感觉到一股丰收的喜悦。

这次割稻许鲸全家出动,齐云至和江晴鹤都在帮忙。

许鲸特地租了收割机,收割机大水稻田里走了一圈,水稻就被收割得差不多了。

收水稻远远不止劳动量,收来的水稻,他们还得除去杂物拉到山上阴干,在反复晾晒中除去灰尘与瘪粒,最后才能收回来储存好。

许鲸用守望号扫描了一下这批水稻,今年的水稻蕴含的生物能又提高了,一公斤能达到一百五十六生物能。

他们每吃一口吃的不是饭,而是生物能。

饶是许鲸自诩已经不缺积分,对于这种品质的水稻,也有些舍不得全用来吃。

不过舍不得归舍不得,生物能含量高的食物对身体好,就算再舍不得,许鲸也不至于克扣家里的伙食。

第116章 联系

新收割的稻米品质实在太好, 许鲸给齐云至各位朋友那边一人送了二十斤白米,剩下的都细细收藏在随身灵田的仓库里。陈谷还有一些,他们得吃完陈谷才来动这些新米。

今年的水稻不知道是他种得好还是江晴鹤种得好,也可能是年景好,总之大丰收, 一亩水稻收了一千零八十多斤稻谷,比去年又多了一点。所有稻谷堆在一起,像一座米山。

许鲸看着这么多稻米,打算买个大缸回来酿酒。他早就想用自己种的稻谷酿一点酒出来,外面买的酒品质总一般,很难买到适合自己心意的好酒。如果用灵田里的稻谷酿酒,就算他手艺不行, 原料好,酿出来的酒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他以前看过仁源生活区的人家酿酒, 仁源生活区地处南方, 那里家家户户都酿米酒。闲暇时, 端一碗米酒出来, 配合着小菜,慢慢吃, 别有一番滋味。

酿酒也不复杂,取上好的糯米, 泡几个小时, 洗净, 隔水蒸熟, 然后取出来晾凉。晾好的大米饭和适量酒曲拌在一起,放到缸里细细堆匀称,并在米饭中间挖一个坑出来,观察大米发酵的情况。

酿酒对温度有一定要求,乡下人家一般会在上面盖一层大棉被保温,也起一定的密封作用。

许鲸自己从来没有酿过酒,也不确定能不能酿成功,不过他在这些东西上有一定天赋,失败的可能性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