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斩神圣 (二十三)

革秦 守玄 1359 字 3个月前

扶苏在咸阳帮秦王政处理政务,虽说处理的那些都是秦王政自己觉得不是那么紧急与重要的事情,可总归,也是影响一个国家的事情。

这方面,扶苏自己觉得是应该谨慎一些的。

他自己缺少相关的经验,虽然有些不甘心,却不得不承认,这方面确实不如争流做的好。

所以他需要有人帮衬。

这个时候,扶苏最先想到的是教授自己学问的儒人。

那几位胡子连起来能有一人长短的老儒在这时候却给了扶苏迎头一击。

——他们也没有处理政事的经验。

甚至做起事情来,还不如扶苏自己以利弊出发的稳妥。

这让他很是失望。

从秦王政告诫过他之后,扶苏就做好了自己的那些老师们个人能力并不强的心理建设。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这几位老师的能力竟然如此废柴。

这种境况之中,扶苏率先想到的应对措施是在咸阳的青年才俊当中挑选可以帮衬自己的人。

然后他遇到了另外一重困难。

——秦王陛下威加四海,秦国兵锋之炽盛,是以往任何时候都不能比拟的。

在这种情况下,但凡有一点能耐,但凡有一点资源,但凡有一点雄心,年轻人的性子都是倾向于向外开拓。

就连庶人之家的年轻人,都愿意向外走。

王氏的王贲去了羌人处,掠地七百里。

李氏子李信如今已经积军功帅五千人众,麾下更有五百骑兵!

飞荧以商贾手段,每岁缴税以牛口抵税,能有近五百头!

年轻人们畅谈理想与希望,朝着远方前进。

即便有个别人考虑着下一任秦王的事情,也很少有人愿意烧扶苏这冷灶。

——匈奴人的那块儿飞地里的那位名叫争流的公子,可是从十三岁开始就为秦王陛下处理政务了的。

如今他被外派,虽然照道理,应该是没有了争位的可能性。

但这位秦王打从开始接触政务开始,他何曾遵循过旧时的道理?

争流的手里可是带着大兵的!

允文允武,怎么看都是大家投效的第一选择。

反观扶苏……除了外貌继承了秦王陛下的俊逸,旁的就没有什么值得一观的。

一个“守礼”的名声,一个“仁善”的名声,也大多是儒人吹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