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闻榊色变

“曰本,以婚后出轨率49,高居世界第一。”

“49?!”

高山越眼珠子差点没蹦出来:

“你从哪儿得到的数据?”

49,约等于50

出轨率50,是多么恐怖的概念,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

这可不是抛硬币猜正反面,完全的概率性问题那么简单

人的行为(除去不可控的前提),都是由自己主导的。

也就是说,出轨的50的人中,她们都是自愿的(不光是女性,男性也包括在内)。

这会引发什么效应呢?

很早以前,有学者提出了一种说法:人,是社会性动物。

绝大多数人是需要依靠群体才能生存的,只有极少数能脱离群生活。

注:这里说的脱离,指一人去深山老林,完全见不到其他人的状况。

如同牙牙学语的孩子,依靠群体而生活的人类,已经习惯了从身边人身上,寻找做事的标准,以及安全感。

如果一个人的想法,与周围人格格不入,他就会受到排斥;反之,他就会被接纳。

潜移默化中,很多人都会刻意让自己,模仿其他人的行为,这一现象,也被叫做从众心理(敲黑板)。

有个典故,叫三人成虎。

战国时期,有个叫庞葱的人,要随同魏国太子去往邯郸做人质。

庞葱很担心自己离开后,会有人诬告自己,于是,他就对魏王说:

“大王,如果有一个人说街上有老虎,您相信吗?”

魏王说:“不信。”

庞葱:“如果是两个人说呢?”

魏王:“那我就会怀疑了。”

庞葱又说:“如果增加到三个人呢?”

魏王说:“那我就会相信了。”

这个典故,实实在在的表现出:人,是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的。

一个人说不信,两个人说怀疑,三个人、四个人呢?

这其中,就涉及到做,与不做的问题了。

举个栗子:a去参加聚会,认识了6个新朋友,这6位新朋友中,有3位,b、c、d存在婚外情的行为,并且,他们对此侃侃而谈,毫不羞愧。

一开始,a义正言辞的反驳他们,但碍于情面,话说的并不重。

于是乎,那3位朋友联合起来。

b说:“我丈夫工作繁忙,根本不理睬我,我生理上得不到满足,不出轨怎么办呢?”

c说:“我的妻子年老色衰,长相已经没有年轻时漂亮了,在看我公司高管,正值壮年,意气风发,跟其他女人玩玩,又没抛弃糟糠之妻,不对吗?”

d说:“我只是男闺蜜很多罢了,大家关系亲密,亲亲嘴拉拉手,喝醉不小心做了,也没办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