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公府是直接导致鲁国公主悲剧的罪魁祸首,真正令安国公主府毫无反抗之力的却是焱光帝。
因为楚墨的失踪和亡故牵动疯子皇帝的敏感神经,深知内情的祁氏才敢肆无忌惮的觊觎安国公主府。
英国公府有恃无恐,他们觉得,哪怕秦国公主看破英国公府意在安国公主府爵位和封地的算计,为此勃然大怒。焱光帝也不会为秦国公主和鲁国公主做主,甚至有可能反而责怪秦国公主和鲁国公主,为此惩罚安国公主府。
焱光帝已经因旧事防备、厌恶安国公主府,如果以清河郡王为首的宗室也为安国公主府说话,只会让焱光帝更堤防安国公主府。
这位疯子皇帝早就用无数离谱的事迹证明,被他惦记的人会有什么下场。
等等!
纪新雪立刻抓住脑海中闪过的灵光。
秦国公主原本坚决反对鲁国公主和祁柏轩的婚事,却在祁柏轩先行纳妾,又不愿意为娶鲁国公主遣散妾室的情况下改变主意,答应这门婚事。
表面是拿爱女没有办法,不得不妥协。
实际呢?
秦国公主究竟是对鲁国公主妥协,还是察觉到不对劲,对站在安国公主府对立面的焱光帝妥协,朝英国公府低头?
以当时的情况,英国公府只需要让秦国公主发现焱光帝对安国公主府的‘不满’,就能狐假虎威,偷换概念蒙蔽秦国公主。
如此,也能解释秦国公主突然暴毙之后,公主府长史为什么会建议鲁国公主封闭公主府,遣散左卫。
他本人更是立刻以病重为理由,连夜跑到安国公主府的封地,换主持封地大小事务的林钊来长安。
然后拖着病体,兢兢业业打理封地二十多年,没出过半分差错。
再往深处想,鲁国公主得知秦国公主暴毙的消息,立刻赶回安国公主府,久久未回英国公府的时候,莫长史并没有阻止的意思。
直到鲁国公主诊出身孕,在英国公府的劝说之下,决定回英国公府养胎。莫长史才劝鲁国公主封闭公主府,遣散长安的公主府左卫,然后连夜跑路。
纪新雪试着带入莫长史的视角。
秦国公主被‘未知的压力’影响,改变原本的坚持,答应鲁国公主和祁柏轩的婚事。
两人婚后,秦国公主竭尽全力的寻找英国公府的把柄,想要让爱女认清对方的狼子野心,然后非常‘合理’的遭遇意外。
身为见多识广的公主府长史,他如果知道‘未知的压力’是焱光帝,定会将秦国公主的亡故也联系到焱光帝身上。
莫长史还知道多少内情,只有他本人知道。
纪新雪只能假设,莫长史在秦国公主的亡故之后,非常担心焱光帝会有斩草除根、顺势收回安国公主府封地的想法。
如果英国公府刚好在这个时候,做出假象恐吓莫长史……
恰好鲁国公主被诊出身孕。
莫长史非但没有阻止鲁国公主,还劝鲁国公主自断后路。
既向焱光帝示弱,又用鲁国公主腹中的安国公主府继承人为筹码,光明正大的谋取英国公府的庇护。
他立刻逃回封地,不仅能为鲁国公主经营最后的依仗,还时刻提醒英国公府,想要安国公主府的东西,就不能苛待鲁国公主和安国公主府的小主子。
莫长史已经在濒临绝路的情况下,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英国公府想要的是安国公主府的封地和几代积累的财富,而非单纯的以迫害安国公主府的后人为乐。所以他们会忌惮远在封地的莫长史和其他对安国公主府忠心耿耿的家臣。
否则在心知肚明矛盾闹大,焱光帝只会苛责鲁国公主和虞珩的情况下,英国公府只会用更狠厉的手段逼迫鲁国公主和虞珩。
他们也怕莫长史在封地闹出鱼死网破的动静,焱光帝会顺势收回安国公主府的爵位和封地。
可惜……莫长史与秦国公主一样,输在没能识破英国公府是扯着虎皮谋大棋,自始至终都没明白焱光帝帝看安国公主府不顺眼的根本原因。
英国公府的谋算固然令人发指,值得千刀万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