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VR应用场景定义为六大类,制造、健康、教育、文化、社交、商贸。你们回去之后组织一下,分别为这六个类别列出细化的应用,然后重新分类:哪些是一个通用app就能解决的,哪些是必须定制的。”
“能用一个app解决的,就尽量不搞定制。”楼清焰说。“比如旅游类应用,以往,不同景点总是要做不同漫游系统,景点里一些喷泉、抽签之类的小互动还要另外编写程序。我们完全可以写一套工具,用户上传照片对景点建模,在地图上随便画两笔,就能生成漫游路线,所有的互动动作都有组件,不同组件组合就能设计复杂的场景互动,并不需要用户掌握编程。”
“这样,景区方面就可以自己制作漫游场景,不需要大费周章找进行定制。这是面向企业的工具,我们还可以推出面向用户的旅游app,景区制作完场景一键上传,用户可以在app里自由浏览。”
“思维再扩大一点,把旅游app的旅游删掉,改成漫游,把它打造成一个‘提供沉浸式漫游体验’的应用。除了浏览景区,用户还可以用这个app试住酒店、查看装修、体验电影场景……等等。”
两人都若有所思,“我们知道了。”
楼清焰又道:“虽然内容增长会刺激VR市场增长,但短时间内,这个东西还是不能进入千家万户人手一台,因为它不是刚需。”
“这两年的情况,应该会像最早的电脑一样:VR网吧为主、VR体验店为辅,中产家庭会普遍购入、小康家庭会酌情购入。虽然做不到全面普及,这也足够了。”
“智能手机刚问世的时候也不是刚需,但现在,谁能离得了它?人类的需求是需要培养的,VR潜力很大,我们完全可以用这几年时间,把它培养成刚需。”
比起VR,其实AR的潜力更大,更适宜培养成刚需。
但楼清焰设想中的AR和物联网紧密结合,没有物联网,他的AR就做不成。
AR还存在更大的技术瓶颈,它不是简单地往眼镜上投个影就行,需要光波导、材料学、光场技术……多管齐下的突破。
在楼清焰的部署中,VR民用软件,交给深空的研发团队去头脑风暴。能做单一app就做成app,非得定制的,由深空奇境出面联系合作,总公司完成研发。
这是一系列庞大、复杂、漫长的项目,要一点一点出成果。
非民用软件,梁彦楚那边还有个饭局等着他。
另外还有VR真正的用户大头,影视和游戏,这方面楼清焰打算亲自操刀。
但现在,他最需要做的是,尽快填充他的虚拟实验室,把硬件团队组建起来。
与此同时,楼皓宸接到了邓嘉年发来的收购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