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作者有话要说:  皇帝也会犯错 犯错就要承认错误 之后还得弥补错误 不会委屈赵二的

第89章 第十八章:不徇私情

第二日,皇帝出现在朝堂上时看着极为疲乏,让众臣联想起昨夜之不同寻常——皇帝在赵家逗留许久,一直陪着新婚夫妇进入洞房,因宫门上钥,更是干脆去舅家博陵侯府暂住了一宿,直至四更才回到宫中。

婚宴上的重臣更是眼观鼻、鼻观心地垂首不语,压根不想涉入琅琊王府与颍川国公府的纠葛之中。

贺鞅冷眼看着,他的消息比群臣更为准确,皇帝从博陵侯府回宫后,并未回寝宫歇息,而是直接去了太后的嘉寿殿,用了早膳方出。

轩辕曜在叶明启提及淮南道河工事时便打起了哈欠,只忙着点头,直到叶明启奏完回班,他才缓缓开口,“朕有一要事,想与大将军相商。”

贺鞅下意识地看向阶下正在打点行装,只是上朝应个卯的长子,贺熙朝对他点了点头。

贺鞅起身,“请谕以圣训。”

满朝文武原先唯有他一人可落座,如今他也站了起来,倒是让轩辕曜找回了些九五至尊的错觉。

“昨日,朕收到右谏议大夫贺熙华的奏章,请旨外放。朕今晨往母后处定省时,已向她老人家请命,她虽不舍,但仍是允了。”

贺鞅眉头一蹙,“他回京也不过一载,如何又要出外?还是留在京中,以全骨肉亲情为好。”

赵暲心知这或许是陛下对赵氏的补偿,更或许有他自己的图谋,便冷笑着站在一旁看戏。

轩辕曜轻描淡写道:“男子汉大丈夫,又正值年少,想出去建功立业,正是难能可贵。大将军还是莫要寒了灵煦进取之心为好。”

他虽喊了贺熙华的表字,可字里行间均是说不出的冷淡,贺鞅心下犯疑——从前贺熙华父子还曾与这小皇帝眉来眼去,几番坏自己的好事,如今怎么贺熙华竟也得罪了皇帝?联想起昨夜之事,他也有几分了然,一边暗恨贺熙华不争气,留了这么个把柄,一边将贺熙华与贺熙朝比了比,更是自得窃喜。

贺熙华默然站在班列最尾,忍受着周遭如刀一般的目光,赵之灿站在他身后三行,更是面沉如水,只当自己是个刍狗。

贺鞅想了想家中子侄,目前长成的就贺熙朝、贺熙华二人,剩下的最大也不过十五岁,若是他二人齐齐出外,京中若生变故,恐怕回援不及;但就算贺熙华在朝,面和心不和的,也未必能成为臂助,让他出外,既不至让他夺了贺熙朝的光彩,又可挫一挫幼弟承恩侯府的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