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琅琊王虽与天家血脉疏远,可却有从龙之功,甚至还有传言说文宗轩辕明夷实则是琅琊王府的血脉,故而在宗室之中地位超然。自三省改制,宗室可参加科举后,琅琊王府已出了三四个进士,在诸王中一枝独秀。

郑王是文宗幼子,颇受宠爱,每日醉心于金石字画,寻仙问道,当时的太妃好不容易逼着他成婚,有了子嗣后便立时又钻入深山老林,亦有七八年不曾在长安露面了。

至于目前嫌疑最大的宋王,轩辕曜怎么想都只记得一个憨厚老实、笑容可掬的亲善长辈,有六个年轻力壮的儿子,还有三个早已嫁人的郡主……

轩辕曜将空了的茶盏放回案上,咬着后槽牙笑了笑。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两张过渡章 略有无聊 交代前因后果 请大家忍耐

第79章 第八章:夜半私会

天子微服出京,在终南山停留两日,轩辕曜并未想瞒,该知晓的自然也尽数知晓了。有心之人再联想起河东士族在终南山雅集,自然而然得出天子要再度重用士族来制衡贺党的结论,毕竟天子亲舅便是博陵崔氏的家主不是?

轩辕曜心中还有另外一层思量——不管如何,崔简与傅淼有勾连,此事是傅淼招认的,沈临能查到,赵暲能查到,没有理由贺家查不到。直到如今,贺家却无一人出头来要一个说法,颇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

正月十四那日,周俭昌时隔多日再度进宫,发觉清思殿只在外殿留了些宫人,愈往内走愈发空荡。在那间静室内,轩辕曜依旧独自一人干坐着,似乎是在临帖。

周俭昌斗胆往前走了走,依稀可辨认出几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竟是论语,不由得奇道:“我还以为陛下在抄经呢。”

轩辕曜淡淡一笑,“人的经典还未读深悟透,哪能想透神佛的经典?朕还是先把人的道理想通再说吧。”

周俭昌见他神色晦暗,便试探道:“陛下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轩辕曜将笔扔到一边,周俭昌认出他仍在用当年赴乡试时贺熙华所赠那套文房,忍不住莞尔,这位爷愁眉苦脸多半又和小贺大人脱不开干系。

“傅淼招了,确实有一人让他陷害熙华。”轩辕曜苦笑,“其实那人告诫他不可伤及生民,根本未让他扒开堤坝,他还是自作主张了。此外,除去那人外,他身后还有旁人,只是他咬死不招。”

周俭昌看看他,奇怪道:“你为何不与贺大人合计合计?”

“此事与他有关,朕如何找他相商?”轩辕曜扬眉。

周俭昌叹了声,“陛下曾说过,自重登大宝后便与贺大人疏远许多,倍感君臣分际。可陛下有没有想过,宫内人多耳杂,贺大人又不似我这等小人物,一举一动都有无数双眼睛盯着,陛下不召见,贺大人如何轻易进宫?而陛下虽念着他,可不论是先前的婚事,还是如今的政事,陛下什么都不与他说,他如何为陛下出谋划策?陛下如今猜来猜去,只是因为心意不定,可以贺大人看来,那便是猜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