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皇宫啊,永远是那么令人费解。

福全现在已经不在学校里读书了,因为他成年了,成为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一员,开始参政了,只是偶尔得空了才会来学校。而随着福全的毕业,他的那个班里的人也大都都参加了工作,入朝为官,又或者是入了太学打酱油。

康熙的班正式变成了人班,天祚的班则变成了之班,初班则是天祚和常宁的弟弟六阿哥隆禧为中心组建起来的。

对于这个弟弟,天祚是完全陌生的,他小了天祚三岁,在没有入学前天祚甚至都不知道他还有这么个弟弟,入学后,天祚也嫌少和他有交集,隆禧也和几位哥哥不熟,他只和与他同岁的七阿哥永干相熟,但永干则在康熙五年生了一场大病之后去了。

十一月,治历法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也就是天祚等人的新选课外教)劾奏钦天监监副吴明烜。

十二月,帝册封皇后年仅三岁(虚岁,实则一岁)的养子承瑞为皇太子,举国震惊。

册封典礼与康熙册封那年规模缩小了很多,康熙的借口是节省开销,但唯有天祚知道,这个太子不过就是一场注定成为泡影的弥天大谎。

没有兄弟跪拜之礼,成为了很多人公认的这位太子没能成为皇帝的一个因素论调。

康熙七年(1669年)初,行南怀仁推算历法。

二月,耿精忠叛,执(逮捕)总督范承谟,并邀台湾郑经助攻。结束清初的历法之争,授南怀仁为钦天监监副。

三月,帝拟前往亲征三藩叛乱,议政王大臣会议以京师为根本重地,且太子年幼,力谏。帝意已决,未允,议政王大臣会议妥协,帝命安亲王岳乐、裕亲王福全分别为定远平寇大将军、抚远大将军,挥师讨之。荣亲王天祚先前往孝陵,请祖宗佑,后辗转河南嵩山少林带君祈福。恭郡王常宁代太子执掌京师,与议政王大臣同处国事。提督王辅臣在陕西策应三藩叛乱,杀经略莫洛。

远上嵩山少林,天祚依旧没能见到顺治,这让他很是难过,并且开始真心的怀疑……顺治是不是在故意躲他?

虽然天祚不明白为什么不是他在躲顺治,反而是顺治在躲他,他是真的很难过。

四月,太皇太后下达懿旨,吴应熊、吴世霖处绞,其余幼子俱免死入官。耿精忠在京的兄弟也一并罪处,满门抄斩。

这个时候天祚才明白了建宁公主当日举动的深意,以她的屈辱去改变了孝庄本来是要除了建宁以外满门抄斩的决心,虽然长子吴世霖死了,但其余的孩子却得以保全性命。在皇宫这个染缸,要么忍,要么残忍。天祚突然发现这两样他都没有,能够活到如今,真不可谓不幸运。

十月,帝耿精忠势穷而降,喜功传来,全京欢庆。后妃马佳氏自尽,遏必隆之子获罪下狱,遏必隆之女后妃钮钴禄氏打入冷宫,遏必隆教子无方免去一切职务,罚闭门思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