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后来天祚才发现,只有更夸张,没有最夸张。随着第一台铁质自行车的问世,竟然带动了京城的手工业发展。

因为在天朝,最不缺的大概就是……山寨了。

一开始还只是天祚过意不去花那么多钱只为一台自行车,并且是那种二八大梁似的笨重自行车,于是他就自己做主他们四兄弟一人一辆,顺便当做奖励给了学校文化课前十,以及童子军训练营排行赛的前十,每人一辆。

接下里就如滚雪球一般,自行车成为了上流贵族圈的新时尚,人人以得到一台自行车又或者是会骑自行车为荣。

于是,乌娜希的那个本以为不过是一个赔本买卖的工厂,竟然起死回生般的开始渐渐赚回了一些投资,并且慢慢持平投资,最后甚至达到了盈利的目的!

等普及了京城贵族圈之后,渐渐的全国各区的官员们也就开始争相效仿,不远万里的想要搞到一台自行车。而为了运送,甚至改进了全国的运输系统。等全国的高层们都差不多普及了,有钱的富商们就开始动脑筋了,不是想要拥有一辆,而是想着怎么造出来赚钱。

山寨货就这样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而就像是所有人都知道的那样,天朝人缺少的只是想象新事物的点子,不缺的就是机械模仿能力,并且会自动衍生出低廉成本,高价格的高仿货。而由于恶性竞争,价格一降再降,最终,达到了全民皆有的诡异规模,为国民出行提供了方便。

虽然,那对于此时来说还是一个相当长远的过程,但就在相当长远的过程里,帝国的工业革命也正在悄然而生。

不同于历史上英国由纺织业开始的工业革命,帝国直接越步于机械的生产与制造。

由自行车展开去,机器零部件标准化的改革,人力车的出现,再到开始研发由能源代替人力、动物力,而又有乌娜希的参与,帝国的工业革命直接跳过了蒸汽时代,进入了电力时代。各种电器开始如雨后的春笋纷纷冒出,彻底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

但天知道,乌娜希创造这些,一开始只是为了讨好天祚,后来也是为了引用于军事。

当然,这也为未来帝国轻重工业之间的不平衡留下了隐患,但枪杆子里出政权,有了枪炮和枪,发展轻工业难道会很难吗?有了机械制造的水平,才是一切的本源。

就像乌娜希公主殿下在日记中写道的,我的目标是在帝国的领土范围内,太阳永远不会落下,而这些领土为我本土提供我们需要的物品,源源不断。黄金?本土以外的殖民地为我们挖掘。人力?本土以外的殖民地为我们提供土著。肉类?本土以外的殖民地为我们养殖。木材?本土以为的殖民地为我们伐木。我现在需要考虑的是蔬果、鲜花的保鲜问题,这样我们就可以让殖民地成为本土的后花园了。

也许这样的话很嚣张,很招人恨,但她真的做到了她所说的,发现了地球是圆的,并且把这个圆彻底划入了大清帝国的殖民版图。穷其一生,都在为她的梦想、为帝国而奋斗。

就像后世史学家说的,你可以不喜欢她,但你不能磨灭她对于这个国家作出的贡献。

乌娜希就只是乌娜希而已,不论你是否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