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路过提尔

他想,这座平地上的城市真的这么难以被攻克吗?

罗杰把这个疑惑告知老向导。

后者似乎被搔到了痒处,他卖弄着说:

“大人,你在这里看不清楚这座城市的全貌。

“事实上在这道厚重高大的城墙后面,城市分为两个部分。

“除了陆地上的,还有一部分是像半岛一样伸入海中的。

“那里最早的时候,大概在耶稣诞生前3000年,是离岸不远的一座岛屿。

“岛屿上有人定居,并且形成了一个中等规模的岛屿城市。

“在耶稣诞生前1000年,这个城市达到鼎盛时期。

“提尔的国王海拉姆,通过填海造陆的方法,在浩瀚的海洋中营造出相当可观的陆地,将岛屿和陆地连接了起来。”

罗杰不禁乍舌,他想,公元前1000年,那时候《山海经》还没出现,精卫填海的故事还没流传,而这里的人已经开始填海造陆了!

老向导没注意到罗杰的走神,他继续卖弄着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传说:

“当时亚历山大军队的补给线在海上受到波斯舰队的压制,而且不能在短时间内建造相同规模的舰队与之抗衡。

“于是亚历山大利用波斯舰队的淡水供给必须通过陆地的弱点,封锁沿线的所有淡水补给区。

“而当时的提尔是盛产淡水而闻名,经常把淡水销售给周边的国家......”

“请等一下,”罗杰打断道:“这座沿海的城市还盛产淡水?”

“是的,神奇就神奇在这里,那座海上的岛屿,居然有淡水从地下涌出。”

罗杰想到了他前世旅游去过的,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上的圣泉庙。

那也是一座离岸不远的海上小岛,岛上的洞穴里,有淡水渗出,终年不断。

在罗杰回忆的时候,老向导已经不管不顾地继续讲了下去:

“亚历山大先是通过外交,想阻止提尔人卖淡水给波斯舰队,遭到无礼的拒绝。

“亚历山大便开始攻打提尔,他在岸上将其封锁。

“然而这是无用的,提尔人可以通过海路获得补给,并且他们也不缺淡水。

“亚历山大见围困无效,又受了提尔建城的启发,他就下令从提尔的大陆部分开始挖山填海。

“亚历山大花了七个月时间,建筑了一条延伸至提尔岛屿城墙的海堤。

“那里的城墙修建得没有陆地上的高大,毕竟有大海作为阻拦,本来是没有人能攻打到那里的。

“随后亚历山大发挥了自己陆地作战的优势,击垮了提尔守军。

“据说亚历山大对于提尔人的顽强抵抗和其部下的惨重损失极为恼怒,因此毁灭了半个城市。

“城镇中有30000名居民,或被集体屠杀或被卖为了奴隶......”

老向导还在絮絮叨叨地讲述,如同后世称职的导游,随便哪块石头都能讲出花来。

而罗杰的思绪却已经发散,他想,不愧是亚历山大大帝,居然能想出在海上造条大堤这种方法。

但这种方法说穿了,还是避过敌人防备森严的正面,攻击敌人毫无防备后方的战术。

罗杰的部队,在异教徒的严密监视中,经过了提尔。

之后他们一连经过了阿克、海法、凯撒利亚、阿尔苏夫和雅法这些沿海的城市。

如同贝鲁特和西顿一样,它们都处于基督徒的统治下,也都有着被战火毁坏而没有完全修复的城墙。

随后老向导带着罗杰的部队离开了海岸线。

在经过了一个名叫拉姆拉的城市,以及城市边广阔的平原,并且越过一片并不算太过险峻的山区后。

罗杰一行终于看到了他们的目的地,耶路撒冷。

他派出骑士去城里通报,自己站在山上眺望,并且听着老向导带着兴奋和骄傲的介绍:

“耶路撒冷!这就是圣城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在希伯莱文中意为‘和平之城’,阿拉伯语叫‘古茨’,意为‘圣城’。

“根据《圣经》记载,这里是耶稣受难、埋葬、复活、升天的地方。”

罗杰看耶路撒冷城位于犹地亚山区顶部,城墙大致为四边形,每边约长900米,高12米,有8座城门。

他心中估算,城圈面积约1平方公里,比自己西西里的巴勒莫城小多了。

他看整个耶路撒冷城周围被山谷与干涸的河床所包围,只有北面不是十分明显。